8月29日,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9~2020)》。其中,中国顶级医院100强、地级城市医院500强、县级医院500强备受关注!
中国顶级医院100强
顶级医院:中国内地最佳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中国顶级医院100强的评价体系涵盖医疗技术、资源配置、医院运营、诚信服务和学术科研五大维度。除了内蒙古、青海、西藏、贵州、海南,其他省份至少有一家医院进入 2019届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榜单,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上榜医院最多,体现我国顶级医院分布不均衡的问题。2019届中国顶级医院100强中,排名前25%的医院与其他医院在服务能力和资源配置方面差异较小,在突出人才建设情况和学术科研能力方面差异相对较大,专科建设和学术科研是影响顶级医院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县级医院500强
县级医院:位于县域的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对比2018届县级医院100强,2019届县级医院变动率72%,具体情况为:51家医院名次上升,21家医院名次下降,28家医院名次维持不变,4家新晋医院入围县级百强。
中国地级城市医院500强
地级城市医院位于地级城市(包括地级市(不含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自治州、自治盟、地区)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各级医学院附属综合医院和区级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地级城市医院500强覆盖全国近85%的地级城市;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较大;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份医院发展较均衡,相比之下广东省均衡性并不高。随着社会办医的迅速发展,地级城市中社会办医入围机构数占比也逐渐增多。地级城市医院100强医院平均住院天数有所下降,床位使用率仍偏高。
除此之外,此次还发布了中国中医医院500强、中国社会办医·医院集团100强、中国社会办医·单体医院500强、中国妇产医院50强、中国儿童医院50强、中国肿瘤医院50强!
中医医院:由各级中医药管理局管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从地理分布、竞争力要素、均衡度等方面对上榜的中医医院进行分析,发现地区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优势中医资源上,东部地区多于中、西部地区。华东在七大地区中优势明显,中医资源多,竞争力强;省域内的不均衡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医疗资源多集中于省会(首府)城市。社会办中医医院发展速度慢。在信息化建设上,中医医院与综合西医医院存在较大差距,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时,中医医院应加强人才建设。西部地区应发挥中医和民族医药特色。
中医医院100强与顶级医院100强交叉的有8家医院,这些医院处在顶级医院51~100名。与地级城市医院500强榜单交叉的医院数最多,共有19家,其中1家处于地级城市医院前50名,2家处于51 ~100名,7家处于101~300名,9家处于301~500名。与县级医院500强榜单交叉的医院最少,仅为1家,处于县级医院前50名。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社会办医医院发展迅猛,医院数量已连续两年超过公立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越来越多的医院也从“单体医院”进入“医院集团”的发展模式,集团化和上市成为社会办医医院发展的主要两大路径。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获得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办医医院从单体医院的“独立发展”模式进入到医院集团“抱团取暖”的发展模式。中国社会办医·医院集团也因此逐渐成型,在社会资本的助推下,通过自建、并购、托管等模式逐步壮大。集团化和上市成为社会办医·单体医院发展的两大主要途径。
社会办医·单体医院:社会资本持股大于50%的股份制医院,即社会资本(含国有商业资本)控股的医院,包括原创型和改制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