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研讨会召开

11月19日,以“探索生命、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出席并致辞。

徐景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药监局持续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纵深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监管科学研究应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全力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大有希望。国家药监局将持续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医疗器械监管制度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为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会。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了第五届医疗器械管理者会议。

来源/ 中国食品药品网

文/ 中国医药报实习记者 蒋红瑜

2023年两院院士评选,尘埃落定!



据可靠消息,2023年院士评选已完成投票,结果基本已尘埃落定,工程院第一轮共推选出108名候选人,最终74人当选。今年的规则相比以往出现较大变动,环节更为公正公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参评条件变宽松,不再严格限制候选人数量,工程院共有655人进入增选名单;

2. 关键投票环节周期大幅缩减,不到半月时间完成所有投票工作,有效避免人情世故的可能;

3. 投票共分为两轮,第一轮每个学部分成六组左右,由没有参评的长江、国家级人才、杰青等几十名专家进行投票,每名专家单独封闭式管理,独自评审材料、投票,期间需上交电子通讯设备,两天内不能离开房间,不准带离任何材料,有专人监督;

4. 第一轮投票后,三天左右即进入第二轮评选,由院士从第一轮评出的名单中确定最终人选;

5. 取消以往的现场答辩环节,只需要提交视频和ppt等电子材料;

6. 变动最大之处在于第一轮评选,每组有资格投票的专家人数在60人左右,候选人事先跑关系的难度大幅增加,基本凭材料、硬实力说话;

7. 工程院第一轮从655名候选人中投选出了108人,约占比16.5%,院士在第二轮评选中再次从108人中拿掉了约20-30%的候选人;

据悉,有中纪委工作人员现场办公,当场接受相关举报。候选人和评审专家接触的难度增加,入选情况较往年有很大变动,某C9高校工程院当选人数为零,正式入选名单应该会很快公示。

2023年院士评选第二轮结果:

(论坛版汇总,仅供参考,后续将持续更新最新消息)

工程院当选部分名单:陈学东,宋保维,陈代杰,韩恩厚,吕剑,刘日平,张福成,赵中伟,冯志海,高雄厚,赵跃民, 殷跃平,何川,刘汉龙,李兴刚,李清泉,周创兵,邢锋,夏强,夏宁邵,陈士林,朱立国,唐佩福,江涛,张强。

工程院农学部:陈代文,茹振钢,张献龙,焦新安,金梅林,康相涛

工程院土建:何川、刘汉龙、李清泉、周创兵、邢峰、殷跃平、李兴刚,清华工程院段路明,东南尤肖虎、哈工大赫晓东。

科学院生医部分名单:

2023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解读

生物医药是上海市“集中精锐力量、加快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不断夯实生物医药研发基础,着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023年以来,上海市陆续出台多个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政策,从前沿赛道、创新要素、审评审批、数字化转型等多个维度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表:2023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政策汇总
注:政策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11月3日,政策发布主体统计范围为市级层面。



01

前沿赛道


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方面,启动实施计算生物学、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医疗机器人四大前沿领域专项行动方案,系统谋划促进四大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路径,推动前沿赛道高质量发展。


表:上海市前沿赛道发展重点


在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方面,聚焦审评审批、产业化应用、产品入院等环节提出具体举措,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在沪率先示范应用。


表:上海市前沿赛道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


在前沿赛道空间布局方面,根据各区产业发展基础与细分领域特色,强化区域产业联动布局,促进各区产业差异化发展。


表:上海市前沿赛道空间布局


02

创新要素


在产业载体方面,通过加快生物医药智造空间载体建设和项目导入,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个性化与集群化高效协同、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有序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生物医药“孵化—研发—中试—产业化”一体的梯级产业载体新体系。依托浦东、闵行、宝山、奉贤、青浦、临港等产业重点承载区,打响“东方生命港”品牌,大力拓展蓝湾园、浦江园、张江药谷南片园、外高桥园四个项目,着力培育南桥园、青浦新城园、华新园、宝山药谷四个项目。


在金融支撑方面,出台《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将创新性强、疗效确切、临床急需的创新药械纳入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重申取消医院不合理限制,加大对创新药械医保支付和挂网支持,以及支持创新药参与国家药品目录谈判,在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对创新药械予以倾斜等。制定《上海生物医药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增信服务》团体标准,通过共同创建团体标准、搭建服务平台,探索生物医药金融服务创新机制,率先在上海及长三角区域试点突破,以“上海标准”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缓解生物医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03

审评审批


在进口通关方面,修订并出台《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2.0版,建立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对纳入“白名单”的企业(研发机构)实施快速认定,实现“白名单”物品进口无需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提升进口便利化程度。“白名单”将根据试点进程和企业(研发机构)需求实施动态调整,并由半年度一次调整为每月度一次,使“白名单”认定周期更加匹配企业(研发机构)承接研发项目的周期。


表: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认定条件


04

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出台《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药物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企业管理及数字化服务等方面均提出了数字化转型举措,率先探索符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征的数字化转型新路径与新经验,强化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助推上海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与世界级产业集群。


表:《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主要任务


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

国家发改委: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6日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会上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去年9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通过加强项目申报环节的指导和服务、引导银行加大项目对接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和配套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等举措,着力加强对制造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截至三季度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4.43%,有力推动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制造业贷款比重达49%,比去年底提高3.9个百分点,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项目融资对接力度持续增强。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推送给21家全国性银行的项目清单看,今年以来,清单内新签约项目2811个、签约金额6054.3亿元,新投放项目3047个、投放金额3523.8亿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签约和投放力度明显增大。


三是对民营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申报数量多、项目质量高、资金落地快,前三季度民营制造业项目审核通过率高于全部项目审核通过率1.5个百分点,签约投放落地率高于全部项目落地率8.3个百分点。


李超表示,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持续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服务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提升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新网…

多地严打“挂证”、“影子药师”!执业药师的含金量“缩水”了?

江西赣州、辽宁大连等地开展执业药师“挂证”整治,关于执业药师证的含金量“缩水”的话题,又被提到了药店人面前。

01医保局深入药店严打“挂证”,检察机关也出手了

近日,赣州市赣县区医疗保障分局为进一步强化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执业药师管理,深入全区各定点零售药店,针对执业药师在职不在岗问题开展了集中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中,工作人员深入全区各定点零售药店,对执业药师的在职在岗情况进行了重点核查。通过实地走访和现场检查,核实了执业药师是否按照规定履行职责,仔细核查了执业药师与药店签订的劳动合同情况。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药店存在执业药师在职不在岗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立即对药店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明确指出其存在的违规行为,并现场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药店立即整改,确保执业药师能够按时到岗履职。

整治执业药师“挂证”乱象的有关行动也在大连展开。据法治日报5月6日报道,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检察院积极开展打击执业药师“挂证”公益诉讼工作,运用大数据思维构建法律监督模型,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5份,9名执业药师被相关行政单位撤销“执业证”。

检察院实地走访调查了辖区百余家零售药店,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药品零售企业公示内容不规范、未依法对药品经营许可证变更登记、药师不在岗未挂牌告知等7类行为,向行政机关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

为有效整治执业药师“挂证”乱象,甘井子区检察院根据筛查出的线索,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对持有《执业药师注册证》,尤其是参保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药师进行全面排查,对执业药师“挂证”及其他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整治。

更早之前,3月22日,甘肃印发《全省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整治对象为药品零售连锁总部、门店,单体药店,整治时间为2024年4月至12月。

02 一批执业药师“挂证”被处罚通报,三年内不得注册

多地在如火如荼开展执业药师“挂证”整治的同时,又一批药店执业药师查实“挂证”被注销证书,三年内或不得注册。

2月15日,安徽滁州市场监管局发布一则通报。经定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核实,执业药师**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符,存在《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行为,依据《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撤销**《执业药师注册证》,三年内不予注册。

图片

3月26日,辽宁大连市场监管局也通报了2名执业药师“挂证”被罚的消息。经查,执业药师***等2人,未在注册单位上岗执业,存在执业药师“挂证”行为,监管部门于2024年3月26日撤销其《执业药师注册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注销**等2人《执业药师注册证》。

此外,湖北黄冈也有20名执业药师被通报。经查,执业药师***等20人未在注册单位上岗执业,存在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现注销***等20人《执业药师注册证》。

03 执业药师达81万人,多管齐下提升执业药师“含金量”

尽管近年来相关的处罚措施频频出台,执业药师“挂证”问题在药店行业仍然存在。随着2025年执业药师差异化配备过渡期的结束,所有零售药店将被要求配备规定数量的执业药师,预计各地区将持续强化对执业药师管理的措施。

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累计在注册有效期内的执业药师81.09万人,其中,注册在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73.28万人,占注册总数的90.4%。

然而,当下药店数量扩张速度远超执业药师的数量增长速度。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药店数量达62.3万家。因此,执业药师仍然十分紧缺,一些药店只能通过“影子药师”来解决问题。

把证放到药店,按月领取近千元租金;有专门的租赁网站提供租证交易,甚至衍生出大批只为“租证”而考证的人群……按照有关规定,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然而现实中药师的用人缺口非常大,药店在挖不到人的情况下,选择违规采用“影子药师”方式,即把执业药师的证件挂在店内充门面、应付检查,实则并没有药师在职。

一方面,这种做法对用药安全构成极大危害,如处方不经药师之手就销售出去,吃错药、剂量不当等现象就很难避免。

另一方面,为提高执业药师的“含金量”,让执业药师有“用武之地”,相关部门也做了许多努力。

比如,多地认可执业药师可评职称。近日,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江西省药学类(非医疗机构)高、中级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 取得执业药师资格并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认定其具备主管药师(非医疗机构)职称,可申报高一级职称。

此外,通过接受继续教育来提高执业药师的水平和含金量。1月11日,国家药监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印发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通知》明确,执业药师享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接受继续教育的义务。执业药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执业药师注册执业的必要条件。执业药师可自主选择继续教育方式和机构。

浙江舟山、浙江嘉兴尝试在辖区内开展药品零售企业“云药师”服务试点工作。所谓“云药师”,指同时在多家药品零售企业执业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验证身份后实施异地远程审方的执业药师。

7月1日起,药店禁止向未成年人卖这种药!

三部门联合通告,7月1日起,右美沙芬被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全国药店禁卖给未成年人!

01三部门联合公告,右美沙芬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近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将右美沙芬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显然,右美沙芬从普通药品变为第二类精神药品,其身份的改变,也代表着右美沙芬的生产、批发、销售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专门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可以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

与此同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业务的,要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

零售过程中,药品零售企业应当凭执业医师出具的处方,按规定剂量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并将处方保存2年备查;禁止超剂量或者无处方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

若是药品零售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储存、销售或者销毁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资格。

02从“止咳神药”到第二类精神药品的转变

右美沙芬,全称氢溴酸右美沙芬,是具有镇咳效果的右旋性吗啡衍生物,常用于治疗各种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有时,右美沙芬也被人们称为“止咳神药”。但过量服用会引起焦虑、抑郁、失眠、易怒、精神萎靡并成瘾,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过去,右美沙芬只是一款简单的止咳药,但是,药品上市后出现了不少滥用药物的案例,影响药品零售市场秩序。从普通药品到第二类精神药品的“身份”转变,其实经历了一段变化的过程。

2021年12月,国家药监局将氢溴酸右美沙芬单方制剂由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须严格按照处方药的相关管理要求生产、销售和使用。还对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删除了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的表述。

2022年12月1日正式生效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更是明确,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在第一版禁网售清单中,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已被列入禁止通过网络销售药品名单。

对此,国家药监局曾曝光一起典型案例。2022年12月,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家药品网络销售监测平台监测线索,对拼多多商城入驻商家“xx药馆”进行检查,发现该店于2022年12月22日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xx牌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最终,监管部门对该店处以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3年2月,国家药监局等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品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等药品的管理,并明确提出,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的滥用问题,且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严重危害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再到今年5月7日,国家药监局等三部门联合将右美沙芬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进一步加强对右美沙芬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

03青少年滥用,药店不规范售药情况多发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上市销售但尚未列入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发生滥用,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该药品和该物质列入目录。

此前,市场上确实出现了一些青少年滥用右美沙芬的案例。

据媒体报道,象山一名16岁的学生因一口气服用了30余粒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引发急性肾衰竭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经医院检查,发现其出现药物中毒、肝功能不全、低血钾症等症状。

经后续调查,该名学生在一个游戏玩家微信交流群里,看到有玩家在分享一款名为右美沙芬的“上头糖”,并说吃着这个“糖”玩游戏更加刺激,玩多久都不会犯困。因为好奇,他在网上买了两盒右美沙芬,此后三个月,他的服用剂量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两片,到一盒,再到多盒。

类似的新闻还发生在陕西。陕西省某刑侦大队在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收戒”专项行动中,发现辖区涉毒人员A有吸食毒品的嫌疑,随即对A及随行人员B进一步调查。

经调查,2022年6月初,B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大量服用右美沙芬片可以上头致幻的作用”的评论后,在评论区@涉毒前科人员好友A观看。二人为追求类似吸毒的感觉,就通过某外卖平台买了2盒“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然后大剂量服用。没想到,这一试就上了瘾,获得刺激感后,二人开始滥用药物,长期大剂量购买服用。

不仅如此,在右美沙芬“非转处”后,一些药店还出现过未凭处方售药或不规范销售处方药的情况。

2023年7月,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根据线索举报,开展联合行动,对海口市龙华区滨濂村一家零售连锁门店突击检查。执法人员针对该药店的药品进销存原始数据、进货渠道、留存处方一个个核对、查验。

经查,发现该药店涉嫌未凭处方一次性卖出20盒氢溴酸右美沙芬片,且经营数据造假,导致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引发药物滥用并造成危害。

执法人员现场扣押了该药店有关凭证、物证,并对药店负责人作进一步调查处理。按照《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安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品管理的通知》精神,监管部门依法从严从重对该药店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此次将右美沙芬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往后对其的销售和使用管控将会更严格。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