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技术委员会在深圳举办法规交流开放会

  2023年6月14日,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技术委员会(GHWP TC)在深圳举办法规交流开放会。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GHWP主席徐景和出席开放会并致辞。
 
  徐景和指出,GHWP是成员国家和地区监管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GHWP已制定40多项技术指导原则,有力促进了成员国家和地区监管能力提升。下一步,GHWP将认真落实2026年战略规划,进一步加大法规宣传和执行力度,持续开展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监管趋同、协调与信赖,积极为全球公众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本次交流开放会对GHWP 2026年战略规划、GHWP TC工作成果和未来展望、体外诊断试剂及医疗器械软件审评要求等内容进行讲解。来自GHWP成员国家和地区3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交流开放会同步向33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在线直播。与会代表充分肯定GHWP TC法规交流开放会,认为这为全球医疗器械企业和利益相关方更好地了解国际监管规则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国家药监局: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将导航配准、机械臂定位、呼吸追踪集成为胸腹部穿刺导航定位系统,为国内首创。与常规CT引导方式相比,该产品可以提高成人肺及腹部实体器官穿刺手术的一次到位率,减少进针次数和CT扫描次数,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国家药监局关于批准注册175个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告

  2023年5月,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175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28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7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20个(具体产品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2023年5月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序号
产品名称
注册人名称
注册证编号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
1
神经血管微导管
苏州铨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33030573
2
颅内支撑导管
上海英威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33030574
3
带袢钛板
苏州竞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33130575
4
血液透析浓缩液
辽宁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33100576
5

国家药监局注销椎体植入物等3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根据企业申请,现注销Pioneer Surgical Technology, Inc.以下3个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椎体植入物,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163132237。
 
  椎间融合器系统,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163132238。
 
  椎间融合器,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173131428。
 
  特此公告。
 
  国家药监局
 
  2023年6月19日

国家药监局: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手术器械及附件组成,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为国内首个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中的手术器械采用国际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具有运动范围广、负载能力强和可靠性高等技术优势。
 
  该产品以单孔方式实施手术,减少患者腹部开孔数量。内窥镜及手术器械有多个主动自由度,仅通过手术器械在患者腹腔内的运动即可完成手术操作。体外定位臂在遥操作过程中保持静止,避免了术中相互碰撞的风险。医生利用该产品特有操控系统进行控制,可提高操作精细化水平,减少手术创伤。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头颈部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睿谱外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头颈部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3MV医用直线加速器、倾斜轴和垂直轴机架、X射线高压发生器、X射线管组件、X射线探测器、治疗床、空压机、主电源、副电源、水冷系统、悬吊式控制台、操作者控制台、治疗计划软件组成,用于颅内和颈部实体恶性肿瘤和病变的放射治疗。
 
  该产品的自屏蔽结构设计将辐射水平限制在可接受的安全阈值范围内,不需建设防护墙,降低了医院机房建设成本,加快了产品安装周期。钨轮准直器和优化的直线加速器进一步提高了剂量准确性,实现辐射束半影最小化,确保更多辐射剂量到达肿瘤区域,减少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具有一定临床优势。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探索AI前沿理念 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州开幕

大会开幕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杭州6月10日电  10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位于杭州余杭的杭州未来科技城开幕。大会以“交叉、融合、相生、共赢”为主题,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40位中外院士领衔近300位产学研专家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交流探讨,还有33场专题论坛、超200场学术报告同步举行。


大会开幕式上举办了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赛颁奖仪式,6支队伍获得算法赛道一等奖。与此同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推荐学术会议和期刊工作启动仪式在开幕式举行,多措并举推进人工智能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工作的新局面。

大会开幕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



硬科技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开幕式上,“众智共创 相约未来”杭州余杭硬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全球招募计划同步发布。本次活动举办地余杭正加快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着眼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蓄水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推动创新能级持续攀升。本次招募计划的启动,期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具备出色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的发展。


当前,位于余杭区的杭州涿溪脑与智能研究所已成功孵化和引进了二十余家优质企业,赋能为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现场,杭州未来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洁和企业代表完成了涿溪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签约仪式,为当地数字经济二次攀峰再添动能。


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现场。 张煜欢 摄

当天举办的主论坛上,中外专家分享了8个主题报告,涉及AI大模型、大规模AI计算、智能感知与认知、人工智能与医学等高关注度议题。大会当天还启动了13场专题论坛,从人工智能逻辑到基础科学创新、从AI框架到AI大模型、从AI安全到伦理建设……专题论坛重点聚焦人工智能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展现人工智能“无所不容”的发展态势。其他20场专题论坛也将于11日全部启动。


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现场。 张煜欢 摄

活动当日,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赛——硬件挑战赛和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也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同步开展,博览会设置了AR/VR、大模型大数据、工业视觉、智慧医疗、智能交互、自动驾驶等九大主题展区,70家人工智能企业带来了众多高科技展品,集中展示智能行业技术创新与最新成果,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5月全球最新获批医疗器械盘点

摘要

2023年5月,全球批准医疗器械方面,FDA通过3个上市前批准(PMA)途径首次上市的产品。境内公示了4个三类医疗器械进入创新审批绿色通道,批准了3个创新器械上市,国内医疗器械审批集中在体外诊断试剂,共1040项,占33.56%。

全球医疗器械获批情况



(一)美国FDA批准情况

截至2023年6月8日,5月FDA共批准267个510(k)途径的产品,其中一类器械15个,二类器械246个,未分类6个。
通过对510(k)上市前通知的器械根据美国医学专业用途进行分类,结果发现,5月产品获批类型最多的为骨科器械、放射科器械、一般和整形手术器械、心血管器械与一般医院和个人使用类器械,见图4。
图4 2023年5月通过FDA 510(k)途径获批上市产品类型分布情况

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有3个通过上市前批准(PMA)途径首次上市的产品。

表4 2023年5月PMA首次批准的器械

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境内批准情况

截至2023年6月8日,2023年5月国家局公示了4个三类医疗器械进入创新审批绿色通道,见表5。

表5 2023年5月进入绿色通道的三类创新器械

来源: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中心

截至2023年6月8日,2023年5月国家局公示了3个三类创新器械获批上市,见表6。


表6 2023年5月获批上市的三类创新器械

来源: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中心

截至2023年6月8日,2023年5月国家局共批准首次注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85个,其中国产156个,进口29个。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5月共批准国产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771个,一类备案医疗器械2143个。
统计数据显示,体外诊断试剂数量最多,共1040项,占33.56%,基本上均为国产,为1027项。除体外诊断试剂,批准注册类别数量排前三位的分别为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无源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
表7  5月国产、进口医疗器械批准注册类别数目分布情况

来源: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中心

从地域分布上,2023年5月国产二、三类注册产品批件最多的依次为江苏省(168件)、广东省(139件)、北京市(94件)三个区域,见图5。

图5 国产获批器械区域分布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

徐景和出席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技术委员会法规交流开放会

        2023年6月14日,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技术委员会(GHWP TC)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法规交流开放会。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GHWP主席徐景和出席开放会并致辞。

        徐景和指出,GHWP是成员国家和地区监管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GHWP已制定40多项技术指导原则,有力促进了成员国家和地区监管能力提升。下一步,GHWP将认真落实2026年战略规划,进一步加大法规宣传和执行力度,持续开展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监管趋同、协调与信赖,积极为全球公众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本次交流开放会对GHWP 2026年战略规划、GHWP TC工作成果和未来展望、体外诊断试剂及医疗器械软件审评要求等内容进行讲解。来自GHWP成员国家和地区3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交流开放会同步向33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在线直播。与会代表充分肯定GHWP TC法规交流开放会,认为这为全球医疗器械企业和利益相关方更好地了解国际监管规则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注!国家卫健委公布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81个试点地区。

随着试点城市的明确,后疫情时代,国家将不断加大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力度,区域检验中心建设正在铺开。




名单如下:




早在2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等六部委决定在全国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下发了《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亮点多、力度大,堪称近些年城市医共体建设的重磅文件。小编对其中的内容做整理和提炼,方便大家查看。




通知明确,要建设医学检验共享中心。

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筹建设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立覆盖医联体各单位的远程医疗协作网,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建设是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实行分级诊疗、推动医联体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区域医学检验质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减少政府财政重复投入、实现区域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及区域医学检验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区域检验中心参与方主要是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传统集约化供应商、生化免疫类生产企业为主。



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根据法律地位可分为独立法人和非独立法人两大类,根据资产性质可分为公有制(即公立或国有)、非公有制(即私立或民营)和混合所有制(即公立与私立共建)。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创新探索适合各地特色的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新模式,逐渐发展出几种主要的代表模式,包括:行政区划型——依托区域内大型综合医院检验科建立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如上海松江模式;集团共享型——区域内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单位的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如深圳罗湖模式;互助联合型——建立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医联体运营模式,如华西模式;第三方综合型医检服务——独立医学实验室直接加入医联体作为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如金域模式等。

来源:独立医学实验室资讯、体外诊断价值圈、国家卫健委…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