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医疗器械产业之医用耗材
医用耗材是医疗器械行业中市场占比约32%的重要细分领域,国内行业增速约20%。由于我国在材料技术、产品设计和加工等方面的快速发展,高值耗材行业各个细分领域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包括骨科植入物、血管介入器械、眼科耗材和生物活性材料等。目前,已有6家骨科植入物耗材企业、7家血管介入器械企业和5家眼科等其他高值耗材企业,共计17家公司(微创医疗主营业务包括骨科和血管介入)在A股和港股上市。
一、医用耗材上市公司概述
1.医用耗材定义与分类
- 医用耗材:是指在临床诊断和护理、检测和修复等过程中使用的医用卫生材料。其品种型号繁多,应用广泛,是医疗机构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物质。从价值角度讲,医用耗材可分为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
- 高值医用耗材:无明确的界定,一般是指对安全非常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相对低值耗材而言的,包括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关节、其他脏器介入替代等医用材料。
- 低值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采血管、医用敷料、引流袋、引流管、留置针、医用手套、手术缝线等。
2.高值医用耗材市场概况
- 高值耗材市场规模:近年,国内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18年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元。
- 高值耗材细分市场:国内高值医用耗材细分领域中的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类市场最高,分别占比为37.2%和25%。血管介入、口腔和血液净化增速居前,超20%。
3.低值医用耗材市场概况
- 低值耗材市场规模:据医械研究院测算,2018年我国低值耗材市场规模约640亿元,增速20%左右。国产低值耗材不仅占据了国内市场多数份额,在国际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
- 低值耗材细分市场:注射穿刺类在低值医用耗材市场占比最大,市场份额高达30%,其次为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市场份额达22%。
二.高值医用耗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高值耗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目前我国已上市高值耗材企业共计17家,分布于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物、眼科植入物和血液净化等细分领域。
- 中国高值耗材上市公司分布情况:高值耗材上市公司所在地在上海、北京和广东省最多。17家高值耗材上市公司中,有7家在香港上市。
- 中国高值耗材待上市公司情况:已披露招股书的待上市高值耗材企业包括三友医疗、爱博诺德。
高值耗材上市公司产品图谱
高值耗材上市公司产品布局:乐普医疗、威高股份和微创医疗依靠多年的内部研发和并购拓展,产品线非常丰富。佰仁医疗、启明医疗和健帆生物等企业则专注于细分领域产品技术研发创新,产品线单薄。
三、低值医用耗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低值耗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目前我国已上市低值耗材企业共计10家,分布于医用敷料、手套、采血管和输液穿刺等细分领域。
- 中国低值耗材上市公司分布情况:淄博市及周边良好的化工体系基础和适宜的气候环境,拥有两家手套上市公司。宜昌和绍兴依靠周边良好的棉纺原料和水路出口交通便利,各有1家敷料上市企业。广州拥有维力医疗和阳普医疗2家导管和采血管上市公司。
- 中国低值耗材待上市公司情况:已披露招股书的待上市低值耗材企业包括稳健医疗、拱东医疗、伟康洁婧、康基医疗、江西3L、安特医疗、中红普林、天益医疗、林华医疗。排队申报上市企业较多,但低值耗材企业上市通过率较低。
国内低值耗材上市公司产品图谱
- 低值耗材上市公司产品布局:多数低值耗材企业在自身细分领域进行研发升级和产品线组合,发展成为方案解决商。10家低值耗材上市公司中,5家转型涉足高值耗材领域,如蓝帆医疗则通过海外收购获得心脏介入器械,阳普医疗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并购开展IVD试剂、仪器、软件和服务的业务。
四、骨科耗材行业梳理
1.骨科植入耗材定义与分类
- 骨科植入物:通常是指用于人体骨骼替代、支撑、修补、填充的临床骨科医疗材料,以全部或部分替代关节、骨骼、软骨或肌肉骨骼系统,涉及部位有肩、肘、髋、膝、脊柱等。由于该类型产品价值较高、对人体生命和健康有重要影响,生产使用须严格控制,因此一般归属到高值医用耗材类。
- 骨科植入物产品类别:按使用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其他。前三者的市场份额占到骨科植入物市场的80%以上。主要包括骨接合植入物及关节植入物,如接骨板、接骨螺钉、髓内钉、脊柱内固定植入物、人工关节等。
2.骨科植入耗材产业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