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降幅98%高值耗材集采正密集开展

 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0日主持召开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会议主要研究部署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会议参与方政府代表有国务院相关部门、国家医保局,以及天津(天津医保局领头搞)、安徽医保部门;企业方代表齐鲁制药李燕和乐普医疗蒲忠杰;医疗界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主任霍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
 
  会议上韩正强调,要抓紧巩固完善制度成果,形成更加规范的制度体系,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要加快扩大集采范围,着力破解医用耗材标准不一、分类不清等问题,扎实做好心脏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要加强中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对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依法依规查处。要按规定采购并使用中选药品、耗材,防止出现招而不采、采而不用。要完善和落实改革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生产企业和患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狠抓工作落实,齐心协力做好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会议规格很高,估计后边正式文件马上披露。
 
  实际上,在本次座谈会之前,一些地方已经陆续进行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探索,为接下来的全国采购铺垫了基础。中信建投证券8月17日发布报告称,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地试点进度有所延后,7-8月份进入带量采购密集开展期。
 
  01 各地集采7、8月密集开展,最高降幅接近98%
 
  2019年,国务院发文要求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在2020年9月底之前率先探索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其他省份也要积极探索。
 
  文件下发后,试点地区开始陆陆续续进行探索。截至8月中旬,全国共计完成了7次省级和3次省级联盟的高值耗材带量采购,人工晶体、膝关节等产品的价格降幅进一步加大。其中江苏的动作最为频繁,已独立开展了3批次8个品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安徽、山西、青海、福建各开展1次。
 
  本次出席座谈会的安徽医保局是最早进行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的试点地区。2019年6月21日,安徽省发布《属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试点)实施方案》,明确第一批产品范围为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高值耗材。
 
  8月14日,安徽省第一批高值耗材集采结果公布,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官方测算,两类产品年节约资金分别为3.7亿元和0.29亿元。
 
  高值耗材带量采购颇为活跃的省份江苏也随即发布了第一轮集采方案,与安徽不同的是,江苏将采购范围放在了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起搏器两个产品上。谈判结果显示,支架平均降幅51.01%,最大降幅66.07%;起搏器按生产企业谈判,中选企业涉及品种平均降幅15.86%,最高降幅38.13%。
 
  继7月试水心血管介入器械集采后,9月21日江苏又进行了第二轮高值耗材的集采,包括眼科人工晶体类、血管介入球囊类以及骨科人工髋关节类在内的三类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相较上一轮采购,本轮采购产品、采购金额都有所扩大,产品“杀价”更多。谈判结果显示,血管介入球囊类平均降幅74.37%,最大降幅81.05%;骨科人工髋关节类平均降幅47.20%,最大降幅76.70%;眼科人工晶体类平均降幅26.89%,最大降幅38%。
 
  2019年,仅安徽、江苏及山西三个省份进行了高值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地试点进度有所延后,但到7、8月份地方对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探索步伐明显加快。

10部门发文:鼓励社会办医!开展跨区域医疗协作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10部门联合制定的《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分工方案》。《方案》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简化审批服务等6个方面入手,提出22项政策措施。按照要求,各地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

 
  全面拓展社会办医的空间
 
  按照《方案》要求,政府会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本市在新增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时,要首先考虑由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有关医疗机构。
 
  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提供场地或租金补贴和其他支持政策。
 
  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眼科医院、妇儿医院等医疗机构。
 
  在税收优惠政策上,营利性社会办医,包括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社会办医可按规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
 
  简化社会办医准入审批服务
 
  《通知》指出,要提高北京社会办医准入审批效率。加强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部门审批信息共享联动,减轻行政管理相对人负担。
 
  将进一步放宽规划限制。政府对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布局不作规划限制。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实行告知承诺制,取消床位规模要求。
 
  对诊所从2019年-2020年底间,施行试点备案管理。对于跨行政区域经营的连锁化、集团化诊所由上一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备案,跨省级行政区划经营的,由所在省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分别备案。
 
  公立与社会办医“打配合”
 
  要在全市形成医疗合作模式,完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社会办医可以选择加入,综合力量或者专科服务能力较强的社会办医可牵头组建医联体,鼓励适度竞争。支持公办和社会办医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建专科联盟。
 
  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按规定合作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支持社会办医之间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区域医疗协作,与医联体开展横向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支持三级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共享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服务。
 

国家耗材医保谈判将至降低耗材费用

 9月11日,根据山西省药械集中竞价采购网消息,山西省医保局、山西省卫健委、山西省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药品和医用耗材挂网采购省际动态联动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通知》要求,山西省不仅与天津、陕西等14省联盟采购目录和价格进行全面联动,还将实行医保支付标准协同,以及将谈判价格作为支付标准。
 
  国家、省际联盟和山西省(包括市级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以及国家谈判药品、国家定点生产药品,以中选或谈判价格为支付标准。
 
  对于参考价挂网品种,根据医疗机构在省平台参考价确定支付标准。
 
  同时监测挂网采购和备案采购品种,集中带量采购未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按照带量采购相关规则分类渐进调整支付标准,分步向中选价格趋同。
 
  《通知》还要求,对同类别(名称)、同效用的医用耗材试行相同的支付标准。
 
  国家耗材医保谈判将至
 
  除了山西省联动各地价格,将最低中选价作为耗材医保支付标准,国家医保局牵头的耗材医保谈判也将到来。
 
  6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显示,对于独家产品,原则上通过谈判确定首次医保支付标准。
 
  谈判成功的,医保部门按照谈判协议确定的支付标准支付。谈判不成功的,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已被纳入目录的要予以调出。医用耗材的谈判规则另行制定。
 
  对于非独家产品,原则上通过集中采购确定和调整支付标准。各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联盟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带量采购结果,以类别相同、功能相近医用耗材的最低中选价确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保支付标准。
 
  早在2019年7月31日,国务院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已明确要求,建立高值医用耗材基本医保准入制度,逐步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医保准入价格谈判,实现“以量换价”。
 
  医保谈判成功的重要因素仍然是降价,如以药品

冠脉支架首批纳入国采9月报量、10月发文…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14日,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天津组织召开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启动会,冠脉支架是首批带量采购品种。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今天在天津成立,由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具体承担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
 
  冠脉支架是首批带量采购品种,9月份将完成历史报量和未来的需求量的整体集采用量的统计工作,10月份公布集采文件,11月份确定最终结果,明年1月1日全面执行。
 
  资料显示,2009年至2019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快速发展,每年的病例数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年增长速度10%~20%。目前,每台手术支架使用数量约1.5枚,与国外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由此推算,2019年全国使用冠脉支架约150万枚,费用约150亿,占到全国高值耗材总费用的十分之一。
 
  冠脉支架集中采购中选产品的价格和使用有望在2021年1月落地实施。
 
  天津市医保局副局长 张铁军:我们9月份组织各联盟医疗机构完成历史报量和未来的需求量的整体集采用量的统计工作。10月份我们面向社会公布集采文件,11月份结合企业申报的价格确定最终结果。明年1月1日全面实施中选产品的价格和使用提供。
 
  据国家医保局介绍,全国医用耗材市场规模3200亿元,其中高值耗材1500亿。经过两年多努力,药品集中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高值医用耗材领域价格高和集中采购改革明显滞后,如果高值医用耗材不加以改革和突破,就不能整体改造医药领域生态。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陈金甫表示:所以这是中国发展到这一步,某种意义上讲,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斩断原有销售模式对中国行业发展的影响,真正通过成本的比拼、质量的竞争、创新的引领,来催生中国规模化的优质发展。
 
  此前(9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听取医院企业、专家代表和地方医保局负责同志意见,研究部署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最高降价90%:美敦力、雅培、乐普…

 9月14日,海南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平台发布《关于公布三省市冠脉扩张球囊联合带量采购中选企业结果的通知》,公布贵州省、重庆市、海南省三省市冠脉球囊联合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企业结果。

 
  预扩组冠脉扩张球囊中选企业包括湖南埃普特、上海微创、吉威医疗、波科、乐普、美敦力。
 
  后扩组冠脉扩张球囊中选企业包括湖南埃普特、赛诺医疗、上海微创、波科、乐普、雅培。
 
 
 
  根据人民网消息,本次带量采购预扩组共产生拟中选企业6家、拟中选产品6个,平均降幅达85.49%,最高降幅为89.84%﹔后扩组共产生拟中选企业6家,拟中选产品6个,平均降幅达85.15%,最高降幅为90.35%。
 
  总体降幅85.32%,预计为三省市节约医保资金1.90亿元。
 
  9月3日,贵州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公布冠脉球囊集中采购企业审核结果及企业代表品的通知》,公布各企业挂网最低价。
 
  根据赛柏蓝器械此前预计,参照预扩组85.49%的平均降幅以及89.84%的最高降幅,整体中标价格或许在200元到500元之间;参照后扩组85.51%的平均降幅以及90.35%的最高降幅,整体中标价格或许在250元到500元之间。
 
  有介入无植入
 
  据了解,冠脉扩张球囊一方面是配合支架对患者进行治疗,另一方面,近日有业内人士对赛柏蓝器械表示,有介入无植入正在成为冠脉介入领域的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信息网分析,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随着支架使用数量的增长,支架内再狭窄(ISR)问题日益严重,而当前的ISR治疗方案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危险因素和禁忌症较多,再次置入支架(支架套支架)则有可能引发再次ISR和其他多次支架置入风险。
 
  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Ballon,DCB)是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在国内已有应用。
 

灵魂砍价又要来了!心脏支架告别万元时代

 国家队出手,全国统一的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启动,冠脉支架成为首批入围的耗材产品。

 
  9月1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天津召开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启动会,冠脉支架被确定为首批带量采购品种,集中采购中选产品的价格和使用有望在2021年1月落地实施。
 
  至此,酝酿已久的国家级耗材带量采购开始落地实施。动辄上万元的心脏支架将会降价几何,灵魂砍价会否再现?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心脏支架带量采购
 
  9月11日,新闻联播以长达两分钟的时间播报了一则医疗新闻,引发行业关注。
 
  新闻讲的是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座谈会邀请并听取了医院、企业、专家和地方医保局代表的意见,研究部署药品和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韩正强调,要着力破解医用耗材标准不一、分类不清等问题,扎实做好心脏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今年7月份,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的发布,意味着冠脉支架的集采将由国家统一组织,各省的集采全部停止。
 
  由此,冠脉支架的国家级带量采购落定。
 
  国内冠脉支架用量巨大
 
  冠脉支架主要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是目前心内科领域一种主流的手术治疗方式。它的工作原理大概是,支架植入冠状动脉后,撑开动脉壁,压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血液流动。
 
  目前,冠脉支架的主流是第三代的药物洗脱支架(DES),该支架表面覆盖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高分子涂层,涂层内含的抗增殖药物会在支架放置后会缓慢释放,以抑制金属支架刺激带来的组织增生现象﹐从而防止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彻查医院回扣违规将暂停耗材市场交易

 9月1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官微发布《被列入行贿人黑名单后…》文章,内容指出在医疗领域,国家医保局也正在研究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其中,在本省范围内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集中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过医药商业贿赂行为,单一案件中行贿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医药企业,失信等级将被评定为“特别严重”。

 
  中纪委指出,近段时间,多人因行贿等问题被列入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第一批严重失信行为黑名单并予以通报,引发广泛关注。据悉,黑名单中的企业和个人将面临被限制从事招投标活动、取消享受财政补贴资格、强化税收监控管理、提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惩戒措施。
 
  行贿行为不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污染行业风气,而且严重腐蚀干部队伍。国家明确提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将有利于打击行贿、铲除腐败滋生土壤。
 
  今年4月底,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和省纪委监委组织开展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正式启动。公开发布工程建设领域失信主体黑名单,正是此次专项整治的重要环节之一。
 
  梳理发现,登上黑名单的失信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最为常见的失信行为是相互串通投标报价,除此之外,以行贿方式获取工程项目,出借或者挂靠资质,中标后将工程项目进行转包、违法分包的也不在少数。
 
  违规将暂停耗材市场交易
 
  向医院医生给回扣的行为,涉事人员将被纳入失信名单。
 
  国家医保局近期发布了《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内容指出医药领域收受回扣、垄断控销等行为造成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等问题侵害群众利益。
 
 
  国家医保局将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那么这个制度都包含什么,具体怎么建?
 
  医药企业信用评级将分为4个等级来评判,季度更新。
 
  按照“来源可靠、条件清晰、程序严谨、操作严密”的要求实施信用评级,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情节、时效,以及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医药企业在本地招标采购市场的失信情况评定为一般、中等、严重、特别严重四个等级,每季度动态更新。
 
  对于涉及违法违规的失信行为,信用评级所依据的事实,以法院判决或执法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为准。鼓励地方探索量化评分的信用评级方法,提升信用评级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集中采购机构根据医药企业信用评级,分别采取书面提醒告诫、依托集中采购平台向采购方提示风险信息、暂停相关

5类高值耗材集采年底前完成医药费负担减轻

 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山东再度释放好消息。9月14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落实《方案》要求,山东将加快遴选5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年底前完成采购。

 
  《方案》明确,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驻鲁军队医疗机构参加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鼓励其他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积极参加,采购周期不少于1年。
 
  品种范围从聚焦群众反映价格高、医疗机构用量大、患者受众面广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开始,逐步扩大。
 
  《方案》要求,医疗机构按照中选价格、约定采购量进行带量采购,约定采购量不低于医疗机构报量的50%。改变以前由医药机构与药企分别签订合同的低效做法,由各市采购联合体统一与药企签订带量购销合同。
 
  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实行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30天内完成支付,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医疗机构拖欠货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中选药品以中选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价格低于或等于同评审组中选价格的非中选药品,以实际价格作为支付标准。高于中选价的非中选药品,个人首先自付比例提高10%,引导患者和医疗机构选用中选产品。
 
  为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调动医疗机构积极性,《方案》明确规定,在实现直接结算前,由医保基金按不低于中选品种合同约定金额的50%预付给医疗机构;同时,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采购结余留用的医保资金,按照综合预算原则可用于相关人员支出。
 
  在部门责任方面,《方案》明确各有关部门在按规定采购、落地使用、保障供应、质量监管、支付结算、信用管理、打击非法经营和价格违法行为等方面的职责,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为落实《方案》要求,近期省医保局首先开展全省第一批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面向全国药品市场遴选了第一批40个药品品种,涵盖了心脑血管、消化、呼吸、肿瘤等临床学科,是目前全国省级采购中一次性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数量最多的省份。同时,加快遴选5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年底前完成采购。

央视消息全国耗材带量采购开始

 9月15日,据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天津组织召开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启动会,冠脉支架是首批带量采购品种。

 
  为什么选择高值耗材中的冠脉支架作为首批品种?
 
  央视新闻指出,2009年到2019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快速发展,每年的病例数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年增长速度10%~20%。目前,每台手术支架使用数量约1.5枚,与国外基本处在同一水平。
 
  由此推算,2019年全国使用冠脉支架约150万枚,费用约150亿,占到全国高值耗材总费用的十分之一。
 
  据国家医保局介绍,全国医用耗材市场规模3200亿元,其中高值耗材1500亿。经过两年工作,药品集中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高值医用耗材领域价格高和集中采购改革明显滞后,如果高值医用耗材不加以改革和突破,就不能整体改造医药领域生态。
 
  这意味着,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将全国铺开,品种也将越来越丰富。
 
  2021年1月将全面落地实施
 
  集采时间的进度表,一直被业内热议,目前已经有了清晰的画像。
 
  央视消息,天津市医保局副局长张铁军接收采访时表示:我们9月份组织各联盟医疗机构完成历史报量和未来的需求量的整体集采用量的统计工作。10月份我们面向社会公布集采文件,11月份结合企业申报的价格确定最终结果。明年1月1日全面实施中选产品的价格和使用提供。
 
  可以看到,冠脉支架集中采购中选产品的价格和使用有望在2021年1月落地实施。
 
  7月3日,国家医保局下发《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将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开展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已自行展开冠脉支架带量采购或无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的省份除外。
 
  集中带量采购标的为冠脉支架产品,应经药监部门批准获得有效医疗器械注册证材质。材质为钴铬合金和铂铬合金,载药种类为雷帕霉素或衍生物,药物载体涂层性质为非聚四氟乙烯的冠状支架。
 

上海带量采购已落幕人工晶体中标价再刷新低

 继安徽、江苏、京津冀3+6、云南(曲靖)及西部联盟之后,9月15日,上海亦推动并完成了本市人工晶体集采,这也是上海首次试点医用耗材带量采购。

 
  根据集采相关规则,此次集采品种划分为竞价组A和竞价组B,每个竞价组原则上只产生1个中选产品(未包含打包中选产品)。9月15日,在开标结束后不久,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亦对此次集采拟中选结果予以了公示。
 
  
图|上海市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
 
  而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于当天获悉,强生眼力健ZA9003为竞价组A中标产品(未包含打包中选产品),B组中标产品则为荷兰麦德OphtecB.V.52501TW(未包含打包中选产品),两者中标价分别为650元和520元。
 
  以上两款产品均为进口品牌,而此次集采唯一一款国产产品—爱博医疗(688050.SH)旗下高端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体(AQBHL型号)则落标。
 
  规则概要:主流使用产品入围,专家进行综合加分评审,引入“打包中标”
 
  根据《上海市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集中采购文件》(下称《文件》),此次集采的品种为单焦人工晶体,根据本市在用厂牌市场占有率, 以“上海市医药采购服务与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阳光采购平台”) 数据为准,划分为竞价组A和竞价组B。
 
 
  对此,有企业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进一步解释称,竞价组A中入围产品的筛选大致遵循了两个标准,其一是入围的厂牌上海市场占比应较大(所有人工晶体产品在上海市场的销量占比在10%以上);其次,再从以上入围厂牌的产品中筛选出相对主流的产品。
 
  同理,竞价组B的入围产品也遵循了类似的筛选标准,不过,该组中入围厂牌相对竞价组A来说上海地区的市占率更小(10%以下),但即便如此,B竞价组产品仍旧是这些厂牌的主流品种。
 
   “由此可见,上海此次集采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不改变临床使用习惯的基础上,挑选主流使用产品进行集中采购,促进量价挂钩、惠利于民。”前述企业人士认为。
 
  在划分出A、B两个竞价组之后,根据球面/非球面、预装/非预装、单片/三片等3项功能属性,每个竞价组又进行了产品的再分类,3项功能属性均相同的,划入同一分类,而每一分类也有着不同的入围基准价。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