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跨国械企高管变动

 9月15日,根据瓦里安医疗官微消息,瓦里安新设全球总裁和首席运营官的职位,将由现任瓦里安肿瘤系统总裁陶克瑞(Chris Toth) 担任。

 
  全球运营资深副总裁Kevin O'Reilly,将接替陶克瑞担任瓦里安肿瘤系统总裁。
 
  营收运营副总裁 Stephanie Foster,将被任命为负责全球供应链运营业务的资深副总裁。
 
  上述管理层任命于2020年10月5日生效。
 
  瓦里安医疗官微显示,陶克瑞拥有近20年行业经验,自2001年加入瓦里安,担任过多个管理层职位。目前,陶克瑞担任瓦里安肿瘤系统总裁,管理全球超过30亿美元的业务和7000余名员工。
 
  在此职位上,陶克瑞帮助瓦里安恢复两位数增长。在此职位之前,他担任瓦里安全球商务和现场运营总裁,负责瓦里安肿瘤和质子治疗业务的全球销售策略和执行。
 
  Kevin O'Reilly拥有超过30年经验跨行业、跨地区的管理经验。他目前担任瓦里安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负责瓦里安肿瘤系统公司的全球供应链、营收和客户支持,管理30亿美元的营收和全球2000多名员工。
 
  在此之前,他担任瓦里安亚太区总裁在2009年加入瓦里安之前,他曾在RPO, Inc.和Photon Dynamics公司担任管理层职务。
 
  Stephanie Foster目前担任营收运营副总裁,负责管理合同、销售和运营规划、物流、安装服务以及环境健康和安全。
 
  在2019年加入瓦里安之前,她曾担任霍尼韦尔供应链副总裁,负责管理营收约40亿美元的业务部门,为国防、航天和航空工业制造产品。在加入霍尼韦尔之前,她曾在OrbitalATK和Raytheon公司担任管理层职务。

带量采购价格公布:威高、贝朗、驼人…

 9月15日,青海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关于公布青海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中选企业申报产品信息的通知》,将留置针、输液器带量采购中选企业申报产品信息进行公布。

 
  据赛柏蓝器械梳理,信息涉及贝朗、威高、山东新华安得、康德莱、科伦、正邦、洪达、驼人等械企产品。
 
  同时还公布了中标价格,如:
 
  科伦医疗的某款精密输液器(自排气)中选价格为2.2元;
 
  威高的某款避光输液器(自排气)中选价格为3元;
 
  河南驼人贝斯特某款开放型静脉留置针中选价格为4.86元。
 
  在此之前,8月18日根据青海日报消息,青海省医疗保障局组织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联盟,完成留置针和输液器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山东威高、碧迪医疗器械等64家中外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参与公开竞标,山东威高、苏州林华和贝朗医疗等8家械企中选,最终中选价格大幅下降。
 
  经初步测算,留置针最高降幅88.3%,最低降幅68.3%,平均降幅78.9%;输液器最高降幅89.6%,最低降幅12.7%,平均降幅61.6%。
 
  据赛柏蓝器械梳理,青海省留置针2020年总采购量约130.1万支,输液器2020年采购量约934.4万支。
 
  采购公告显示,首年约定采购量按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上报2020年总采购量的70%确定,即两类耗材采购数量一共约745.15万支。
 
  预计9月中旬,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正式执行留置针和输液器中选结果,确保中选结果及时落地。
 

高值耗材集采各地规则各不相同国家集采规则将如何制定?

 2020年9月14日,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天津组织召开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启动会,会议明确了冠脉支架为首批采购产品,并预计11月公布集采的最终结果。一场全新的风暴即将席卷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在没有一致性评价的情况下,高值耗材的集中采购如何操作?新康界梳理了国家和地区层面的集采政策和以往案例,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01 医改瞄准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成大势所趋
 
  高值耗材的集采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蓄势已久,国家从2019年就开始不断出台相关管理政策。2019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会议传递出来高值医用耗材降价的强烈信号。同年11月,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明确提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率先进行高值耗材集中采购探索。
 
  进入到2020年,相关机构又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为高值医用耗材的国家集采保驾护航。这些文件都在为医疗耗材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抓手,解决了过往医用耗材标准不清晰、编码不统一的问题,为深化高值医疗耗材改革提供了基础。2020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名为《关于委托开展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文件,并在文中提到从冠脉支架入手探索开展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推动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并于9月正式确定了冠脉支架为第一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产品。
 
  图表1:国家政策为耗材集采保驾护航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
 
  02 各地集采密集启动,高值医用耗材降价明显
 
  在国家发出高值医用耗材改革的信号之后,各地方积极响应,以省份或省份联盟为单位,进行集采试行,以摸索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方法。
 
  在地区和时间分布上来看,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由江苏和安徽两个省份在2019年开始,并在2020年逐步推向全国,于7月和8月密集启动。2019年至今,一共进行了15次以省份或省份联盟为单位的集采。其中,江苏省的频率最多,共计完成了3轮集采,涉及到8种产品。在价格降幅方面,关节和支架为集采较高频、降价幅度也较大的产品,都有超过50%的降幅,较大的降价空间可能也是冠脉支架成为第一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产品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眼科人工晶体一共先后经历了5次集采,价格持续下降。前两次安徽和江苏的集采,降价幅度均不足30%,而在2020年,3+N联盟和省际联盟的集采让价格相比集采前降低了44%。而最新一轮上海的集采,将价格再次腰斩,强生眼力健ZA9003为例,在3+N联盟中标后,每片价格已经由2700元下降到1300元,而在上海市集采又一次中标后,每片价格又下降到了650元。
 
  图表2:地区积极响应,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密集启动
  数据来源:各政府官网、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
 
  03 高值耗材规则复杂,各地区摸索最优集采方法
 
  由于缺少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过程,高值

官方发布!ECMO技术操作有了规范……

 9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了《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下文简称《规范》),这是国家卫健委首次就一项呼吸支持技术制定规范。

 
 
  解立新教授:
 
  《规范》为ECMO技术的使用
 
  设定了入门的门槛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组长、危重症学组顾问解立新教授曾参加?规范?的修稿。
 
  谈到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他感触颇深:关于ECMO的相关规范和共识,我们在2016年就写过。在此次新冠疫情后,一些地区医院,甚至一些县级医院都开始开展该项技术。
 
  解教授强调,ECMO技术被称为ICU皇冠上的明珠,但ICU是一个团队的技术,是整个一个团队在作战。如果适应证把握不好,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很容易会好事变坏事,甚至危及生命。这项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很高的,尤其是出血、导管相关感染等一系列的问题。
 
  解教授说,此次规范的出台是国家层面首次为一项呼吸支持技术制定规范,就是要对这一技术的使用设定一个入门的门槛,让大家在购置设备的时候,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它能干什么?最关键的是对机构、对人员能力的要求,包括技术开展的时候,是否到上一级单位进行培训,这些都要有严格的规范。
 
 
  卫健委官方解读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以下简称ECMO技术)对救治心肺功能衰竭、心跳骤停等重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ECMO技术临床应用迅速增长,但该技术操作复杂,管理难度大,对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求高。为规范ECMO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我委组织制定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本规范对医疗机构开展ECMO技术临床应用应当具备的诊疗科目、设备设施、人员资质、技术能力、实施流程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ECMO技术临床应用的最低要求。

知名大三甲:超百台医疗设备采购需求公布只要国产

 严格落实“过紧日子”……

 
  超百台医疗设备采购需求公布,只要国产
 
  日前,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了一则《太原市中心医院医疗设备(国产)公开招标采购公开招标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中,太原市中心医院表示,将以604.424万元的预算金额对院内医疗设备(国产)进行招标采购。
 
  《公告》中列出的采购需求中,包括了结肠透析机、紫外线治疗仪、经颅磁脑生物治疗仪、智能疼痛治疗仪、自动血压仪等56种近百件医疗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招标采购公告要求,本次所有招标内容除特别标注为“进口产品”外,均采购国产产品。
 
  无独有偶,就在4月7日太原市发布的《关于医疗设备(国产)采购的公开招标公告》中,太原市政府表示将以5450000元的采购预算,为太原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医疗设备国产设备采购。
 
  采购设备分别为:插件式多参数监护仪(中央神经监护仪)2台,多参数监护仪50套,中央监护系统10套,十二导心电图机20套,麻醉深度监测仪3台。
 
  在采购要求中,太原市政府同样提出除特别标注为“进口产品”外,均采购国产产品。
 
  而在两个招标文件的设备采购需求中,并未有标注“进口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在本次超百台的医院设备采购中,均全部选择国产医疗器械
 
  7500万耗材配送大单,限制进口企业竞标

耗材“3+6”官方最新消息来了

 9月17日,北京医药集中采购信息网发布《关于开展医疗机构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产品遴选和委托配送的通知》,内容部署“京津冀及黑吉辽蒙晋鲁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的执行工作,根据整体工作安排,拟于2020年9月17日至9月23日开展医疗机构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产品遴选和委托配送工作。

 
  据官方消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医疗保障部门签署了《京津冀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合作框架协议》,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同步跟进。
 
  而《京津冀及黑吉辽蒙晋鲁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联合带量采购文件》采购文件编号:LH-HD2020-1也已于近期公布。
 
  据赛柏蓝器械梳理,本次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共涉及五十余个规格产品。对于约定采购量,《采购文件》要求联合采购地区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以联合采购地区医疗机构上报采购需求量的 60%累加确定。
 
  联合采购地区各品种约定采购量按“价格最低产品占主要约定采购量,其他产品约定采购量按照价格从低到高逐渐减少”的分配原则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3+6 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作为全国第一家跨省带量采购区域联盟得到了国家医保局充分肯定。
 
  按照合作框架协议规定,三地将积极推进集中采购协同发展专项政策研究,集中采购数据库共建互认,药品集中采购价格互换联动,三地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等工作。
 
  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逐步建立以京津冀为核心,天津为主场的北方地区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联盟,推动形成价格合理的医用耗材治理格局。
 
  3+6或将扩容
 
  9月4日,北京医药集中采购信息网发布了最新的人工晶体类项目带量采购中选情况,已经约定采购量分配说明。
 
  据官方消息,在采购联盟的经验之下,将继续做扩容工作;京津冀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是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以及积极推进《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的一项重要举措。
 
  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将建立以京津冀合作为基础的北方采购联盟,形成“3+6”联合采购新模式。

国家卫健委:传染病医学中心建设标准出炉

 9月18日),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及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国家卫健委表示,为了优化传染病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提升应对重大疫情救治能力,现对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标准进行公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医学中心的科室配置、病床要求之外,国家卫健委还对建设中所需的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进行了公布。
 
  科室配置公布,采购这些医疗设备
 
  按照《通知》显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应当是传染病学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者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
 
  传染病院区按照“三区两通道”设置,传染病救治床位数≥医院编制床位数的20%。科室的配置上,应由核心科室(专业)和支撑科室(专业)组成。
 
  核心科室(专业)包括传染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支撑科室(专业)包括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肾脏病科、血液病科、风湿免疫科、普通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康复科、麻醉科、病理科、输血科、临床护理、临床药学等。
 
  其中,要求重症医学科配备足够数量的呼吸机、监护仪、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等设备,配备适量的适合儿童和新生儿使用的呼吸机及其他医疗设备。
 
  以及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包括1.5T及以上核磁共振(MRI)系统≥2台,64排及以上计算机断层扫描(CT)系统≥2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2台,数字X线成像系统(DR)≥2台,彩色多普勒超声机≥10台。
 
 
  此外,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建成后,需要承担公共卫生任务以及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包括依托传染病、呼吸、重症医学等专业组建重大疫情应急医疗队,配备移动P3实验室、移动CT、移动ICU等应急救治设备设施。
 
  同时,建立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相适应的医用防护与救治物资、设备、药品储备、调配等动态机制,重点储备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正压面罩等医用防护物资,各类抢救必须的影像、检验和生命支持设备。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设备采购潮正式开始
 
  事实上,早在7月初,国家发改委就下达了2020年卫生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总预算为456.6亿元,其中就明确要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储备一定数量的救治设施设备。

高值耗材国家带量采购对医药行业的3大影响

 由于单价和资源占比相对较高,高值医用耗材一直是各个省市的重点治理对象。作为挤压虚高水分的有利手段,带量采购也一直是各个省份对高值耗材进行治理的主要方式。国家医保局近日会同有关部门在天津召开了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启动会传递了一个重要讯号,将以冠脉支架为开端,高值医用耗材全国集采将于2021年1月1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天津医保局副局长张铁军公布的时间表,预计:9月份,将组织各联盟医疗机构完成历史使用量和未来需求量的上报统计工作;10月份,集采文件将面向全社会公布;11月份,结合企业申报的价格确定最终中选结果。那么,高值医用耗材国采将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梳理相关信息发现主要有以下3点影响。

 
  DRG背景下:耗材降价,药品上量?
 
  2018年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被行业称作“史上最强势医保部门”,该部门自成立以来就将医保控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主要体现在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对药品、医用耗材、医保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执行统一支付标准。
 
  而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价格标准就成为了医保基金向医院预付费用的依据。所谓DRG,是一种病人分类方案,专门用于医疗保险预付款制度的分类编码标准。
 
  DRG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比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它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分入500-600个诊断相关组,在分级上进行科学测算,给予定额预付款。
 
  相比较过往以“按项目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DRG是将疾病的各项花费打包,医保对此打包病种进行固定额度的支付,以此来实现医保控费。按照国家医保局公布的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名单,全面已经有至少30个城市在进行DRG试点。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CD10编码:I25.103)三级医院DRG定额为18000元;二级、一级医院DRG定额为14400元。
 
  因此,有受访者认为,在DRG定额不变的情况下,国家通过高值耗材集采将耗材的价格大幅降低,或能提高医生通过使用药物来平衡价格的积极性,短期内迎来某些治疗药物的放量。
 
  但也有反对者表示,在DRG体系内,耗材价格的降低与药品销量的上升不是呈绝对正相关。这是因为医院为了盈利很可能会将耗费水平严格控制在DRG支付标准之内。如果是耗材进行了集采,医院在DRG支付体系内的结余医院也可能会转化为盈利部分,未必会转移给药品。
 
  对“医药+器械”企业的影响
 
  根据国家医保局2020年7月份发布的《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钴铬合金和铂铬合金,载药种类为雷帕霉素或衍生物,药物载体涂层性质为非聚四氟乙烯的冠脉支架将由国家统一集采,而各省集采全部停止。
 
  在冠脉支架领域,国产的主要供应商有微创医疗、乐普医疗、吉威医疗、信立泰、乐普医疗等企业。而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冠脉支架的国产替代率已达70%,其中第二、三代的冠脉支架的占比高达99%,竞争格局趋于稳定,市场集中度也稳步提高。
 
  可能参加全国集采的冠脉支架(不完全统计)
 

迈瑞医疗入局内窥镜,能否加快国产替代

 9月20日,迈瑞医疗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下称《记录表》),公布在微创外科领域的最新布局。

 
  迈瑞医疗表示,基于在设备的研发和营销模式上的优势,公司选择从微创外科领域的核心产品硬镜系统作为切入点,目前已经推出了高清和 4K 两款腹腔镜系统。
 
  通过硬镜系统树立公司在微创外科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和营销渠道,迈瑞医疗将持续加大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产品组合布局,最终成为微创手术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8月28日,迈瑞医疗发布2020年半年报也显示,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其产品包括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呼吸机案等仪器和解决方案的组合,以及包括外科腔镜摄像系统、冷光源、气腹机、光学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及手术耗材等产品在内的微创外科系列产品。
 
  6月22日,根据长江日报消息,迈瑞医疗全球第二总部已在武汉开建,其武汉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骨科植入物及手术治疗设备制造、微创手术设备制造等。
 
  今年4月2日,迈瑞医疗发布2019年年报表示,除了三大产品领域之外,正在积极培育微创外科领域业务,目前包括外科腔镜摄像系统、冷光源、气腹机、光学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及手术耗材。
 
  迈瑞入局内窥镜,能否加快国产替代
 
  《记录表》显示,迈瑞医疗定义的微创外科领域在国内和全球的可及市场规模分别约为 200 亿元人民币和 200 亿美元,而以往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全部产品的可及市场规模在国内也不超过 100 亿元人民币。
 
  由于药品和耗材零加成的原因,医院将更加重视提升诊疗服务能力,而翻台率更高的微创外科成为医院的建设重点,同时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也将更加倾向于做恢复时间更短、手术副作用更小的微创手术,并且由于恢复时间更短,医保的支付压力也将随着缩小。
 

全国统一、覆盖到省!耗材国采平台来了!

 全国统一、覆盖到省!耗材国采平台来了!

 
  耗材国采平台进入试运行!
 
  下一步联动全国各省价格
 
  9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936号建议的答复》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
 
 
  针对各省招标采购平台建设不统一,包括平台信息不共享、平台归属不统一、平台多而散等问题,国家医保局已经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到省的医药招标采购平台。
 
  目前该平台14个业务子系统已完成初验进入试运行阶段。其中,药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作为医疗保障的主要职能,将依托该平台实现挂网、招标、采购、交易、结算、支付、评价等全过程服务管理功能。同时,还将发挥科学管理、数据监测、信息联通、政务服务、统计分析及决策支持等功能。
 
  也就是说,药品耗材的国采平台,已经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早在去年3月,药械圈流出一份《国家医保局就建设全国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平台事宜组织各省市相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的重要通知,就已经让业内各方坐不住了。此次会议内容包括介绍全国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平台建设总体需求方案,以及听取各省对总体需求方案的建议。
 
  直到去年4月,全国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平台建设项目发布中标公告,进入建设阶段,这份招标公告,也彻底证实了全国药耗招采平台开始建立。
 
  不到一年半时间,药品耗材国采平台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不得不说推进速度相当快。
 
  本次答复函中明确提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着力实现国家与省级之间医保招标采购信息的传递共享,打通省与省之间的信息通路,推进药品耗材价格等相关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药品耗材价格全国联动。
 
  联盟深度分析,药品耗材国采平台的建立,除了成为各省药品耗材采购招标数据的共享平台,更主要的是,囊括招标、采购、配送、结算四大环节的“招采结合”综合性平台,将是医保局成立后开展药品、耗材价格管理工作的有效“抓手”与业务“利器”,也将为耗材国家带量采购的扩大范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家集采首批试点年底前完成!
 
  医保局要求扩大范围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