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2433万!美国FDA授予雅培COVID-19抗原检测卡紧急使用授权:5美元,15分钟出结果!

2020年08月27日讯 //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迅速蔓延。根据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止2020年08月26日15时,全球累计确诊超过2433万例,死亡超过82.9万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超过600万例、死亡18.3万例。快速识别COVID-19感染者在疫情防控方面至关重要。
近日,雅培(Abbott)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对该公司研发的COVID-19快速抗原检测卡BinaxNOW COVID-19 Ag Card授予了紧急使用授权(EUA)。这款检测卡可对来自疑似COVID-19患者鼻拭子中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衣壳蛋白抗原进行定性检测。
这款检测卡使用了雅培成熟的侧向流技术,无需任何仪器设备,仅15分钟就可得出结果。在提交给FDA的数据中,雅培与美国几所顶尖研究型大学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在医疗服务提供者怀疑为COVID-19感染者中,在症状出现的前7天内,BinaxNOW COVID-19 Ag Card检测的灵敏度为97.1%(阳性符合率)、特异性为98.5%(阴性符合率)。
这款检测卡售价为5美元,具有高度便携性(大约一张信用卡大小)和可负担性。由于不需要任何设备,这款检测卡将成为COVID-19大流行期间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可作为第一道防线,来快速识别感染者并进行隔离,使他们不会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
雅培还将为iPhone和Android设备推出一款补充手机应用程序(app)NAVICA,这是同类首个应用程序,将免费提供。在人群聚集处,当工作场所和学校等组织询问时,这款应用将允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显示一个临时数字健康通行证,向组织人员显示BinaxNOW检测结果,并且在每次通过医疗服务提供商进行检测时,都会更新该通行证以及测试结果的日期。组织机构将能够查看和验证移动设备上显示的信息,结合洗手、社交距离、加强清洁和戴口罩等措施,来方便人员进入设施。
雅培计划在9月份分发数千万份测试卡,在10月初达到每月5000万份测试卡。自今年4月以来,该公司已投资数亿美元在美国的两个新工厂大规模生产BinaxNOW。
雅培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B. Ford表示:“我们特意设计了BinaxNOW test和NAVICA应用程序,以便提供一个全面的测试解决方案,帮助美国人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更有信心。BinaxNOW和NAVICA应用程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价格合理、易于使用、可扩展的测试,以及一个补充的数字健康工具,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更正常的状态。”
贝勒医学院分子病毒学和微生物学主席Joseph Petrosino博士表示:“这款检测卡和应用程序的大规模推出,将使数千万人能够获得快速可靠的检测。基于实验室的测试,你可以获得极好的灵敏度,但可能要等几天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而有了快速抗原检测,你马上就能得到结果,让有传染性的人离开街道,进入隔离区,这样他们就不会传播病毒了。”()
原文出处:Abbott’s Fast, $5, 15-Minute, Easy-to-Use COVID-19 Antigen Test Receives FDA

FDA批准首个用于年幼儿科患者的自动“人工胰脏”

 

FDA于近日批准美敦力公司(Medtronic)的MiniMed 770G系统。这是首款获批用于2至6岁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混合型闭环糖尿病管理器械,可自动监测血糖,并根据连续血糖监测的数值,自动调整胰岛素给药量。

1型糖尿病患者及照护者,必须全天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并采用注射器、胰岛素笔/泵注射胰岛素,维持足够的血糖水平,避免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MiniMed 770G系统是之前获批的MiniMed 670G系统的蓝牙版本。该系统属于一种混合型闭环系统,每5分钟测量一次体内血糖水平,自动调整胰岛素的给药量,或暂停给药。尽管该器械可以自动调整胰岛素水平,但用户需要手动设置胰岛素剂量,以抵消用餐时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FDA评估了纳入46名2至6岁的1型糖尿病患儿的一项临床试验数据。这项临床研究的参与者佩戴该器械约三个月,评估在家期间以及在酒店期间的性能,通过持续的日常运动对该系统做压力测试。在这项临床研究中,没有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器械使用安全。这项研究的数据,用于帮助支持将适应症扩展至2到6岁患者。与使用该系统相关的风险,可能包括低血糖、高血糖,以及器械输液贴片周围皮肤刺激或发红。作为上市批准的一部分,FDA要求器械生产商开展一项上市后研究,评价真实世界条件下,该器械用于2至6岁儿童患者的性能。FDA并未批准该器械用于2周岁以下患者,也未批准用于每日所需胰岛素剂量低于8个单位的患者。

FDA表示,科学、技术与制造方面的不断进步,推动了1型糖尿病治疗、成功管理的巨大进步。FDA致力于通过实用的政策,促进支持基于这些进步的新技术发展,并继续致力于帮助确保开发和扩大能够改善这种致命的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产品,尤其是针对儿科患者的产品,确保相关产品安全、有效。()

 

远程超声机器人超声技术研讨会,院企携手并肩共促超声创新发展

2020年9月5日,由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超声医学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办,华大智造云影协办的《超声创新技术研讨会-远程超声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在上海十院顺利举办。
上海十院王威琪院士、上海医学会超声分会主委、华大集团副总裁杨爽等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王威琪院士表示,远程超声机器人通过我们专家的操作,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再加上5G网络的加持,赋予人工智能的大脑,为超声医生带来便利。
王文平院士表示,远程与人工智能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相互的交流才会产生火花,共同为医学诊断提供更多的方式。
杨爽表示,华大智造作为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我们有义务去提供、引领更多的生命科技工具智造。将融合创新的力量,包括5G 、AI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创造真正的所谓“防大于治”的工具体系,造福人类。
此次大会上,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华大智造云影携手成立“远程超声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辉熊副院长,华大智造云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利作为代表进行协议签署仪式。
基于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以及华大智造云影的远程超声机器人诊断系统,双方将在超声领域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加快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与超声医学融合发展和落地应用,推动传统超声诊疗服务模式的转型。
据悉,由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机器人已于5月8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并在今年3月获得面向欧洲市场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CE认证。它融合了机器人技术、远程实时控制及高分辨率超声成像等前沿科技,创造性地突破了传统超声诊断方式的时空局限,为紧密型医联体、“新基建”下智慧医疗的发展创造条件。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也积极支援武汉黄陂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武大中南医院等疫情一线。数据显示,该机器人目前已跨越超过20个省市地区、3000多公里,帮助医生远程、实时会诊病患,避免交叉感染。
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辉雄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吕发勤教授,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熊奕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彭成忠教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秦川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磊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超声科宋烨教授等专家进行学术专题报告,探讨超声影像的前沿科技,分享远程超声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同时,现场在上海十院利用远程超声机器人连线崇明岛分院,进行远程超声会诊。
最后,本次大会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毓星教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他表示远程超声机器人是在中国医用超声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5G条件下,为超声设备插上了一只翅膀,而我们期待的另一只翅膀,便是我们的人工智能。未来,一旦超声机器人具有自动识别诊断的能力,真正实现远程、智能、自动化扫查,这也是我们超声医师,科学家,工程师尚待完成的历史担当。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超声诊断及超声治疗创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应用,是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华大智造云影作为全球领先的医学影像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创新赋能医学影像,让优质医疗资源近在咫尺。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双方将继续深化院企合作,强强联合,突破超声医疗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和专家资源下沉。
关于华大智造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智造)秉承“创新智造引领生命科技”的理念,致力于成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国计民生需求,提供实时(Real Time)、全景(Whole Picture)、全生命周期(Life Long)的全套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 关于华大智造云影华大智造云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华大智造下属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医学影像智能科技公司,通过融合了包括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5G无线通信、区块链、云计算、机器视觉、三维图像重建等最前沿的科技技术,让创新赋能医学影像,拓展时空边界,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做到人人可及。作为深圳华大智造内部孵化的机构,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诊断系统MGIUS-R3于2017年10月正式对外发布,2020年5月8日获批全球第一个NMPA 三类远程超声机器人注册证。 

华为,销售医疗器械



华为已经不止是手机,还有医疗





 1 

华为:服务3千家医疗卫生机构

8月22日,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华为IdeaHub助力远程会诊,在路径上,A地的医生和患者通过连线与B地乃至C地的优秀专家就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交流探讨,其间涉及到患者体检资料、影像资料、病历等资料的共享阅览,这就对参与连线的显示设备的音画质量、连接稳定性、以及多方协同操作的便利程度等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华为IdeaHub可以利用4K超高清摄像头及5G网络,向双方实时传输高清云会议画面以及患者的电子影像资料,同时华为IdeaHub还为医生提供了远程双向协作功能,即使是语言无法描述的极其细小的病灶,远程医疗专家也可以用书写笔直接标注出来,实时传输给基层的医疗人员,并且对方也能进行标注,共同讨论病情。

据赛柏蓝器械观察华为官网:华为医疗目前已经服务超过3000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医疗行业提供全面覆盖,安全可控,运维简单,面向未来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在院前急救方面:华为远程医疗系统,可以通过5G无线网络,把急救车上的实时情况清晰地传递到后端的指挥中心;医生也可以在急救车上调取医院的信息,对病人开各种化验单。把急救中心搬到了救护车上,病人入院后不需要再进入急救中心,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

据华为官网消息,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华为联合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完成了河南省18个地市、108个县的147家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

 2 

华为:销售医疗器械

今年4月1日,华为投资的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亿人民币。

(图片来源:企查查)

华为旗下的这家公司和华为有什么联系?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母公司和子公司是附属关系,子公司的资产被母公司实际控股。母公司的股份占子公司的100%,母公司可以完全控制全资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

 

该公司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担任公司董事长。

作为国内科技企业的代表,华为早已开始在医疗领域布局。

2019年11月末,华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深思考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发生变更,销售医疗器械I、II类、计算机、软件及复制设备。

2019年3月末,华为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销售等业务。

 

据天眼查信息,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了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业务。

针对入局医疗器械市场,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华为方面回应称,华为会做与医疗设备连接的设备;在这一基础上,未来可能会和合作者为市场提供健康医疗辅助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不管是医院还是医械领域,华为进击的步伐逐渐延长,目前疫情之下,许多汽车企业、机械设备企业等都开始跨界生产呼吸机、诊疗仪…而作为国内代表性企业,华为继续在医疗器械领域有哪些行动呢?

来源:赛柏蓝器械…

关于申报北京市医用耗材产品工作实操问答汇总(一)

关于申报北京市医用耗材产品工作实操问答汇总(一)

1、我公司未收到企业系统账号密码怎么办?
答:请先在国家医保局第二批公布的结果里搜索是否存在本企业的产品,若存在,请申请加群:984586309,申请时须填写企业全称,便于审核入群,入群后联系技术客服核实企业身份信息,即可获取账号密码;若不存在,无需领取账号密码。
2、我公司在平台登录忘记密码怎么办?
答:请联系答疑群里的技术客服,由相关人员进行密码重置,重置密码通过技术客服进行告知,用户取得密码后及时登录系统平台修改密码,并保管好相应密码信息。
3、我公司该如何填报产品的省份价格?
答:根据系统显示的五个省份,填写本产品在相应地区的省级最低供应销售价,务必确保真实有效,该地区无销售情况勾选无。
4、我公司该如何填报全国医保统筹地区价格?
答:在系统中填报全国范围内、属于医保统筹范围的各省、市、县级地区的产品最低价格。
5、我公司产品在系统中标记停售的产品规格型号,价格信息是否需要填报?
答:系统中标记停售的产品不需要填报价格。
6、我公司在系统中填报产品价格,是最小计量单位还是最小销售单位的价格?
答:填报价格按最小销售单位报价。
7、我公司本次填报的产品型号选择了停售,以后系统是否可以重新增加该产品价格信息?
答:后期填报工作请关注后续通知。
8、我公司本次填报信息,产品图片一定要上传吗,需要上传什么图片?
答:产品图片必须按系统要求上传,提供产品包装图片即可,若存在多个规格使用一种包装的,只需上传一张包装图片。
9、我公司在系统中申报产品列表显示的产品为什么不全?
答:本次产品填报范围不含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心内血管支架类、心脏节律管理类、止血类、防粘连类、膝关节类、髋关节类、吻合器类、人工晶体类产品,国家医保局第二批公布结果上述类似范围的均不含,后期需要填报请关注后续通知。
10、我公司产品在国家医保局系统内新证仍在审核中,北京平台系统内是旧证信息, 应该如何填报?
答:目前按照现有数据信息进行填报,新证数据信息须等待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以后才会同步至北京平台系统。
11、我公司有新增产品,已经在国家医保局审核通过了,是否可以导入北京平台系统?
答:本次北京平台系统产品填报以国家医保局2020年6月前正式公布的信息为基础,不在此范围的产品暂不支持系统填报。
12、我公司在北京平台系统中显示的产品信息有误,国家医保局系统中信息已更新,是否可以北京系统中信息更改?
答:北京系统产品信息均来源于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的产品信息数据,国家医保局公布正式数据,后期北京平台会同步更新。
13、我公司有目前未在北京销售的产品,以后考虑在北京销售,是否可以参加本次产品信息?
答:本次系统内可以填报产品信息。
14、我公司在系统内搜索不到现在实际使用的配送企业,应该怎么办?
答:请通知相关配送企业前来系统注册账号,生产自行配送的企业也可以进行配送账号的注册,具体操作请阅读以下通知:…

重磅!中国顶级医院100强、地级城市医院500强、县级医院500强发布!

8月29日,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9~2020)》。其中,中国顶级医院100强、地级城市医院500强、县级医院500强备受关注!

中国顶级医院100强

顶级医院:中国内地最佳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中国顶级医院100强的评价体系涵盖医疗技术、资源配置、医院运营、诚信服务和学术科研五大维度。除了内蒙古、青海、西藏、贵州、海南,其他省份至少有一家医院进入 2019届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榜单,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上榜医院最多,体现我国顶级医院分布不均衡的问题。2019届中国顶级医院100强中,排名前25%的医院与其他医院在服务能力和资源配置方面差异较小,在突出人才建设情况和学术科研能力方面差异相对较大,专科建设和学术科研是影响顶级医院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县级医院500强

县级医院:位于县域的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对比2018届县级医院100强,2019届县级医院变动率72%,具体情况为:51家医院名次上升,21家医院名次下降,28家医院名次维持不变,4家新晋医院入围县级百强。

中国地级城市医院500强

地级城市医院位于地级城市(包括地级市(不含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自治州、自治盟、地区)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各级医学院附属综合医院和区级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地级城市医院500强覆盖全国近85%的地级城市;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较大;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份医院发展较均衡,相比之下广东省均衡性并不高。随着社会办医的迅速发展,地级城市中社会办医入围机构数占比也逐渐增多。地级城市医院100强医院平均住院天数有所下降,床位使用率仍偏高。

除此之外,此次还发布了中国中医医院500强、中国社会办医·医院集团100强、中国社会办医·单体医院500强、中国妇产医院50强、中国儿童医院50强、中国肿瘤医院50强!

中国中医医院500强

中医医院:由各级中医药管理局管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从地理分布、竞争力要素、均衡度等方面对上榜的中医医院进行分析,发现地区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优势中医资源上,东部地区多于中、西部地区。华东在七大地区中优势明显,中医资源多,竞争力强;省域内的不均衡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医疗资源多集中于省会(首府)城市。社会办中医医院发展速度慢。在信息化建设上,中医医院与综合西医医院存在较大差距,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时,中医医院应加强人才建设。西部地区应发挥中医和民族医药特色。

中医医院100强与顶级医院100强交叉的有8家医院,这些医院处在顶级医院51~100名。与地级城市医院500强榜单交叉的医院数最多,共有19家,其中1家处于地级城市医院前50名,2家处于51 ~100名,7家处于101~300名,9家处于301~500名。与县级医院500强榜单交叉的医院最少,仅为1家,处于县级医院前50名。

中国社会办医·医院集团100强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社会办医医院发展迅猛,医院数量已连续两年超过公立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越来越多的医院也从“单体医院”进入“医院集团”的发展模式,集团化和上市成为社会办医医院发展的主要两大路径。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获得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办医医院从单体医院的“独立发展”模式进入到医院集团“抱团取暖”的发展模式。中国社会办医·医院集团也因此逐渐成型,在社会资本的助推下,通过自建、并购、托管等模式逐步壮大。集团化和上市成为社会办医·单体医院发展的两大主要途径。

中国社会办医·单体医院100强

社会办医·单体医院:社会资本持股大于50%的股份制医院,即社会资本(含国有商业资本)控股的医院,包括原创型和改制型。 …

微创联袂旗下微创医疗机器人同时签署对外融资协议,引入多家重要战略合作者

2020年9月1日 GMT+8 上午11:30

完成总额30亿元人民币对外融资协议的正式签署,引入包括高瓴资本、CPE、贝霖资本、远翼投资、易方达资本在内的多家知名战略投资者

将助力微创®医疗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并以此推动各种手术机器人的普及化从而使更多普通患者获益

中国,上海 —— 2020年8月31日,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联袂其旗下微创(上海)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医疗机器人”)完成总额30亿元人民币对外融资协议的正式签署,其中包括对后者15亿元人民币的直接增资以及微创®15亿元人民币股权转让款,引入了包括高瓴资本、CPE、贝霖资本、远翼投资、易方达资本在内的多家知名战略投资者。本轮融资完成后,微创®医疗机器人仍为微创®控股子公司。

微创®医疗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面向微创伤手术的前沿发展需求,提供能够挽救患者生命或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一体化智能手术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研发创新与产业积累,已发展成为掌握手术机器人全链条底层技术的集团化运营公司,具备光、机、电、控、软、算、影像等多学科集成及平台化拓展能力,业务覆盖腔镜、骨科、血管介入、自然腔道、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公司3款旗舰产品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镜、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鸿鹄™Skywalker™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均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公司拥有一支具备丰富机器人研发、医疗器械产业化经验的国际化优秀人才团队,拥有国内外专利250余项,构建了手术机器人领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是上海市高新技术培育企业、上海市微创手术机器人工程中心承建单位、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

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镜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成像物镜和电子镜结构方案摒弃了传统腹腔镜庞大的光学机构,不仅精准呈现人体器官的解剖层次以满足术者对组织细节精确辨认的需求,同时也显著优化了术者操作体验。2019年10月2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完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是一款自主研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品,于2019年11月1日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完成了首例前列腺癌根治“金标准”手术,其腕式手术器械高度灵活,3D腔镜系统提供立体真实的手术视野,直觉式主从遥操作灵敏易上手,从而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显著临床优势,是首个完成高难度泌尿外科手术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

鸿鹄™Skywalker™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拥有完整底层核心技术,通过骨质的精确切除、假体的精准植入、人为误差的校准和消除以及标准化的术后效果,为长久以来困扰临床的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2020年6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完成首例人体临床试验。该产品已启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注册审批申请,为开拓美国市场奠定条件。

在今年疫情期间,微创®医疗机器人公司快速响应临床需求,自主研发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诊疗的支气管手术机器人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完成了首例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通过机器人进行新冠诊疗手术远端遥控操作,实现医护人员与手术感染环境物理隔绝,不仅可以降低诊疗过程中的医护人员感染风险,而且有助于提高新冠肺炎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微创®医疗机器人公司还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战略合作,构建深度融合的技术研发与产业联合的国际化创新平台。2020年4月,与法国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Robocath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在华合资公司,在中国生产及装配机器人系统并研发下一代机器人系统及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产品推向中国市场。

2020年5月,与新加坡NDR
Medical
Technology(以下简称“NDR”) 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在华合资公司,负责“NDR”产品在大中华地区的经销、制造和联合研发。“NDR”研发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可应用于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加速公司在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随着全球手术机器人产业不断成熟,手术机器人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目前,腔镜手术机器人商业化最为成熟,单类产品营收占手术机器人整体产业的87%以上,全球累计装机超5,600台,年手术例数超100万。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已成为下一个大规模商业化的手术机器人产品,全球装机量已突破1000台。血管介入、自然腔道、经皮穿刺等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市场也在快速培育中。据Global
Market Insight数据,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从2018 年至2024年将以24.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4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300亿人民币。

何超 博士



微创®医疗机器人总经理

“ 

微创®医疗机器人经过多年的潜心发展,已发展成一个国际化布局的多学科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平台化创新公司。本轮战略合作者的引入将为公司更高阶的研发、生产和未来产业拓展带来更多资源。相信随着公司主要产品陆续获证上市,将为治疗更多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提供一体化智能手术解决方案。

孙洪斌



微创®医疗

重磅!全国首个IVD试剂唯一标识编码下发!

来源:小桔灯网、浙江省标准化研究中心、赛柏蓝器械

编辑:班木芙兰

近日,由迪安诊断、杭州云医购、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发起制定的浙江省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 《体外诊断试剂唯一标识编码规范》(T/ZAS 2001—2020)正式发布。标志着作为医疗器械下最大分类之一的体外诊断,率先推出了细分领域的应用标准。

当前,国家全力试点推行医疗器械行业的唯一性标识UDI。作为开展第三方医学诊断工作的重要工具,体外诊断试剂能否采用国际统一的规则进行编码,关系着体外诊断试剂临床应用的质量管理,以及医疗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什么是体外诊断试剂唯一标识编码?

体外诊断试剂唯一标识编码是IVD试剂的电子身份证。唯一标识数据载体是储存或者传输IVD试剂唯一标识的媒介,唯一标识数据库是储存IVD唯一标识的产品标识与关联信息的数据库。

体外诊断试剂编码对象包括IVD试剂在生产、包装、物流、应用等过程中的标识,以及产品信息、物流信息的有关内容。在上述各个环节通过IVD试剂编码进行管理,实现信息的上下游互联互通,并通过数据的手段可实现对IVD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无死角”监督管理。



体外诊断试剂唯一标识组成部分



  •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标识代码(device identification code for in-vitro diagnostic reagent)。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在生产流通全生命周期内稳定不变的、用于唯一标识其规格型号和包装的代码。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标识代码也可用作对体外诊断试剂唯一标识数据库存信息的“访问关键字”,关联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信息、制造商信息、注册信息等。

  •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标识代码,(production identification codefor in-vitro diagnostic reagent):识别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过程中相关属性信息的代码(注: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标识代码可包含体外诊断试剂的序列号、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等)

体外诊断试剂唯一编码可以实现从产品到患者,患者到产品的双向追溯,对患者安全和产品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可以通过IVD试剂唯一标识实现不良事件上报,操作简化,提高上报的准确率。

更重要的是,对医院来说可以让供应商的医疗器械信息在系统中一目了然,能够看到什么时候下订单,供应商什么时候发货,医院什么时候收货,什么时候结款等。

规则与分类这样规定

韩正在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凝聚共识 深化改革 取信于民 坚定不移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0日主持召开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听取医院、企业、专家代表和地方医保局负责同志意见,研究部署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韩正表示,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改革、取信于民,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韩正强调,要抓紧巩固完善制度成果,形成更加规范的制度体系,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要加快扩大集采范围,着力破解医用耗材标准不一、分类不清等问题,扎实做好心脏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要加强中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对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依法依规查处。要按规定采购并使用中选药品、耗材,防止出现招而不采、采而不用。要完善和落实改革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生产企业和患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狠抓工作落实,齐心协力做好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国家医保局负责同志作了汇报,齐鲁制药集团、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专家,以及天津、安徽医保部门负责同志作了发言。

来源:国家医保局…

这3个县城,撑起中国医疗器械半边天

来源:赛柏蓝器械 

 编辑:巧克力




一个个器械之都,扛起中国医械的半壁江山





 1 

器械之乡的1300亿目标

  

9月9日,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发布《关于征求<南昌市医用耗材和卫生材料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下称《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显示,预计2020年,全市医用耗材和卫生材料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含贸易),制造业超过200亿元,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0家。

 

到2025年,力争全市医用耗材和卫生材料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超1300亿元(含贸易),制造业超过450亿元。

 

并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主营业务收入在20-30亿元之间的企业3-4家,主营业务收入在10-20亿元之间的企业5-6家,主营业务收入在5-10亿元之间的企业10-15家,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征求意见稿》要求补齐医疗防控物资产业短板,大力发展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护目镜、医用隔离面罩和红外体温计等新冠疫情防控医用耗材和卫生材料生产。

 

巩固输注器具、卫生材料、分析仪及体外诊断试剂产业优势,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传统医用耗材产品。

 

同时还将加大招大引强工作力度,瞄准各类500强、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持续加强项目招引力度。

 

 

 2 

每3根输液针,就有1根来自进贤县

 

 

中国医疗器械江湖中,进贤县赫赫有名。

进贤县医疗器械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90年代起势,到2014年6月,进贤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被认定为江西省首批20个省级工业示范产业集群之一。

 

2017年,进贤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77亿元,产品涵盖了I、II、III类医疗器械100多类、3000余品种,“一根针”即一次性输注器械类占全国市场30%,产值占江西省医疗器械产业的70%,业内有说法称,国内每三个输液器中,就有一个来自进贤县。 …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