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械企国内总代名单美敦力、强生、史赛克…

  进口械企国内总代名单更新
 
  早在2017年,安徽省就开始在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医用耗材采购“两票制”。即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到经营企业开具一次发票,经营企业到医院开具一次发票。
 
  此前,安徽省药监局已多次发布了“可多开一票”的企业名单,其中曝光了大批进口医疗器械企业的“国内总代理”名单。
 
  而近日,联盟在安徽省药监局官网搜索已备案的两票制械企时发现,相较此前安徽省公布的“进口医疗器械国内总代理企业”名单,多家进口品牌的国内总代发生了变化。
 
  经整理,联盟发现这次更新了42家52家。
 
  其中美敦力国内总代有2家,分别是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和国药集团北京联合美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其中,脑脊液分流管及附件、体外引流系统、颅颌面固定系统、脑深部电刺激系统,由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总代理
 
  而电生理类、加拿大、冷冻消融产品、血管介入类、冷冻消融产品、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心内诊断电极导管类指定国科恒泰为国内总代理。
 
  强生则指定了6家国内总代,也是此次公布的中国总代最多的进口械企之一。包括上海九州通医疗器械供应链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华润(北京)医疗器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展翔医疗器械科技发展中心(有限合伙)、嘉事国润(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捷润(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史赛克的国内总代也有2家,作为全球骨科的巨头,骨科植入、无源植入器械由国药集团广东医疗器械供应链有限公司代理;骨科植入脊柱类产品由山东瑞康德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代理。
 
 
  “两票制”加速洗牌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带量采购、DRG/DIP重点工作公布
 
  日前,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文件明确了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
 
  《通知》指出,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效能,科学合理确定基本医保保障水平。稳定居民医保住院待遇水平,确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
 
  严格按照《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要求,2022年底前实现所有统筹地区制度框架统一,40%统筹地区完成清单外政策的清理规范。坚持稳扎稳打、先立后破,统筹做好资金并转和待遇衔接,促进功能融合。推动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逐步规范统一省内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政策。加强统筹协调,按照政策统一规范、基金调剂平衡、完善分级管理、强化预算考核、提升管理服务的方向,稳步推进省级统筹,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可分类序贯推进。
 
  完善医保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扎实落实《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覆盖辖区至少40%统筹地区。
 
  完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管理,畅通复诊、取药、配送环节。
 
  带量采购方面,要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工作,统筹协调开展国家组织和省际联盟集采。
 
  2022年底国家和省级(或跨省联盟)集采药品品种数累计不少于350个,高值医用耗材品种累计达到5个以上。做好集采结果落地实施和采购协议期满接续工作,落实好医保基金预付、支付标准协同、结余留用等配套政策。
 
  提升完善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强化绩效评价,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网采率,推广线上结算。稳妥有序推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指导督促统筹地区做好2022年调价评估及动态调整工作。
 
  启动医药价格监测工程,编制医药价格指数,强化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常态化监管,持续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实施。
 
  此外,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已建立完成,《通知》强调,要持续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充分发挥平台效能。全面深化业务编码标准维护应用,建立标准应用的考核评估机制。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