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双鹤厉害了!拿下34个重磅品种,75个过评品种亮眼,4款新药、38个新品在路上

精彩内容

近日,华润双鹤产品线进展不断: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获批上市、吡拉西坦注射液过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获批临床……2021年至今,华润双鹤已有34款新品获批上市,产品线步入密集收获期。目前公司有75个品种过评(7个首家),20个品种中标国采;38个新分类报产品种在审,4款新药研发推进中。

仿制药大爆发!拿下34个重磅品种

5月7日,华润双鹤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双鹤利民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获批上市并视同过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为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是华润双鹤(含子公司,下同)今年以来第8个获批上市的品种。

近年来华润双鹤的产品线步入密集收获期,年度获批新品数从屈指可数发展至突破两位数。

2020年华润双鹤仅有3个品种获批上市,与2019年持平。进入2021年,公司年度获批品种数显著增长,2021年、2022年分别有6个、9个品种获批上市;2023年获批品种一举站上两位数——12个。

2021年至今华润双鹤获批品种

自2021年以来,华润双鹤已有34个品种获批上市(不含补充申请),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

2024年至今,华润双鹤已有8个品种获批上市并视同过评,包括格列吡嗪控释片、阿哌沙班片、左乙拉西坦缓释片、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丙戊酸钠注射用浓溶液、米拉贝隆缓释片、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其中,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为国产第4家,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为国产第5家。

75个品种过评,猛攻4大千亿市场

5月13日,华润双鹤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双鹤利民的吡拉西坦注射液,以及全资子公司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的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2.5%)、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4.25%)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利于未来的市场销售和市场竞争。

截至目前,华润双鹤已有75个品种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7个品种为国内首家过评,包括厄贝沙坦分散片、非那雄胺片、格列喹酮片、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氯氮平口崩片、盐酸特拉唑嗪片、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华润双鹤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

75个过评品种涵盖11个治疗大类,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系统药物(15个)、神经系统药物(14个)、全身用抗感染药物(13个)、消化系统及代谢药(12个)。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终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及代谢药销售额均超过1000亿元,神经系统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销售额均接近1000亿元。

在已落地执行的八批化药集采中,华润双鹤累计有20个品种(不含续约)中选。随着公司更多“光脚”产品进入集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存量产品集采降价的损失。

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方面,目前华润双鹤还有11个品种在审,包括维生素B6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法莫替丁注射液、白消安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喷他佐辛注射液等10个注射剂。其中,维生素B6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冲刺首家过评。

华润双鹤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在审品种

来源:一致性评价进度数据库

38个新品在路上!抢攻$139亿大品种

近年来华润双鹤加大力度支持药品研发创新,2022年研发费用4.82亿元,同比增长17.80%;2023年研发费用5.61亿元,同比增长16.37%。

在仿制药方面,目前华润双鹤还有38个新注册分类品种上市申请在审,获批生产后将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进一步丰富公司各领域产品组合。

38个品种中,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Ⅲ)在国内暂无仿制药获批上市,公司有望夺得首仿;注射用吲哚菁绿、非诺贝特酸胆碱缓释胶囊、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均仅有一款仿制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公司有望实现首批上市。

华润双鹤主要在研新药

在新药研发方面,华润双鹤的巯嘌呤微片(治疗儿童白血病)、八氟丙烷脂质微球注射液(肝脏超声微泡造影剂)已提交上市申请;1类新药CX2101A(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处于Ⅰ期临床研究阶段;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已获批临床,2023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2型糖尿病)收入139亿美元,同比增长60%。

资料来源:数据库、公司公告

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数据统计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16个心脑血管独家中成药亮眼!15亿大品种领跑,天士力、步长、达仁堂上榜,9个产品大涨

精彩内容

近日,内服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再传捷报,北京同仁堂的1.1类中药新药芪参颗粒临床申请获CDE受理,2023年有6个内服心脑血管中成药1类新药申请/获批临床。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内服心脑血管中成药销售额同比增长8.06%,是内服中成药第一治疗大类。16个独家品种“霸屏”TOP20,复方丹参滴丸继续领跑,9个产品增速亮眼,苏合香丸大涨128%,稳心颗粒、速效救心丸等增速均超10%,天士力、步长制药、以岭药业、津药达仁堂集团等上榜。

近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内服心脑血管中成药销售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心脑血管中成药在2022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市场规模超过800亿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42%。从用药途径来看,内服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比超过60%。

近年,内服心脑血管中成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即使在疫情冲击下,仍保持增长态势,2021-2022年销售额均超过500亿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06%,是内服中成药第一治疗大类。

16个独家品种“霸屏”TOP20!15亿大品种领跑,9个产品大涨

2023年上半年中国医疗机构终端内服心脑血管中成药产品TOP20(单位:亿元)

来源: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注:销售额不足10亿元用*表示

产品TOP20中,6个销售额超过10亿元,复方丹参滴丸则继续领跑。16个为独家品种,涉及天士力、以岭药业、步长制药、贵州百灵、津药达仁堂集团等企业。从治疗亚类来看,心血管疾病用药有12个,脑血管疾病用药有7个,降血脂药1个。

9个产品有双位数及以上增速,分别是苏合香丸(128.65%)、同仁牛黄清心丸(66.77%)、稳心颗粒(19.71%)、速效救心丸(15.30%)、天丹通络片(14.92%)、芪参益气滴丸(12.28%)、参松养心胶囊(11.19%)、芪苈强心胶囊(10.43%)、脑心通胶囊(10.15%),其中,苏合香丸凭借强劲的增速晋身TOP20。

近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苏合香丸销售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苏合香丸具有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该产品在陕西、贵州等多省市发布的2023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中均获推荐。数据显示,苏合香丸近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市场规模快速扩容,2021-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63.29%、82.77%、128.65%。该产品有26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雷允上药业集团的市场份额最大。

6个超10亿品牌亮眼,天士力、步长、达仁堂上榜

2023年上半年中国医疗机构终端内服心脑血管中成药品牌TOP20(单位:亿元)

来源: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注:销售额不足10亿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6个销售额超10亿元,天士力医药集团的复方丹参滴丸、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陕西步长制药的脑心通胶囊位居前三。从数量来看,以岭药业最多,有3个上榜;天士力和步长制药各有2个上榜。

从增速来看,雷允上药业集团的苏合香丸最快,达107.33%。此外,山东步长制药的稳心颗粒、津药达仁堂集团的速效救心丸、天士力医药集团的芪参益气滴丸、山东凤凰制药的天丹通络片、山东沃华医药的心可舒片等9个品牌增速均超过10%。

稳心颗粒是步长制药的独家品种,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见上述证候者。数据显示,稳心颗粒在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已超10亿元,同比增长近20%。步长制药主要产品在心脑血管和妇科用药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以“脑心同治论”为理论基础,充分发挥中药在心脑血管用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和培育中药大品种,培育出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3个中药独家品种;同时重视化药、生物药在心脑血管领域的地位,治疗范围涵盖中风、心律失常、供血不足和缺血梗塞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速效救心丸是津药达仁堂集团的独家品种,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数据显示,该产品在2022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是10亿元级别的重磅产品,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15%,全年有望再创新高。据了解,津药达仁堂集团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强化学术引领,包括核心大产品二次开发,聚焦速效救心丸、清咽滴丸等主品的重点科研项目。目前,公司已形成以中药创新为统领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全科、优质、高效、速效药品的创新研发和制造,拥有22种剂型,599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速效救心丸是国家机密品种,京万红软膏是国家秘密品种,舒脑欣滴丸、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牙痛停滴丸、通脉养心丸、紫龙金片5个是中药保护品种,独家生产品种多达122个。

1类新药大爆发,同仁堂、康缘……发起冲击

来源:项目进度数据库

近日,北京同仁堂的中药1.1类新药芪参颗粒临床申请获CDE受理。该产品有益气活血、化瘀止痛功效,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I、II级,中医辩证属气虚血瘀证者,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紫暗,舌淡紫,脉弦而涩。

2023年,有6个内服心脑血管中成药1类新药申请/获批临床。其中,北京同仁堂的芪参颗粒、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双参宁心胶囊、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的金玄安脉颗粒申请临床,均在审评审批中;康缘药业的五味益心颗粒、广东凯仲生物科技的芎芍止痛颗粒、上海辉昱生物医药的人参总次苷片均批准临床(默示许可)。从治疗亚类来看,6个均是心血管疾病用药。

资料来源:数据库、公司公告

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无影灯弹簧臂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无影灯弹簧臂是一种常见于摄影与拍摄领域的设备,用于安装和调节摄影灯光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弹簧:无影灯弹簧臂采用弹簧作为主要的支撑机制。弹簧能够提供一定的弹力和回弹力,使得灯头能够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并保持稳定性。
  2. 伸缩杆:无影灯弹簧臂通常具有伸缩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灯头的高度和距离。通过伸缩杆的伸缩和固定,可以达到灯光照射角度的调整。
  3. 固定装置:无影灯弹簧臂通常配备有旋转和固定装置,可以使灯头在任意方向上进行旋转和固定。这样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或场景的不同角度和方向的光线照射。
  4. 灯头接口:无影灯弹簧臂的顶端通常预留了灯头接口,可以与摄影灯光设备相连接,使得灯头能够通过无影灯弹簧臂固定在所需位置。

总的来说,无影灯弹簧臂通过弹簧的弹力支撑灯头,通过伸缩杆和固定装置调节灯头的高度、角度和方向,并通过灯头接口将灯头固定在所需位置,以实现摄影灯光的照射和调整。

F3000型,承重21-36Kg

查看更多产品

唐先生:15800789959…

手术灯平衡臂能够支撑手术灯的原理

手术灯平衡臂能够支撑手术灯的原理主要通过利用杠杆原理和重力平衡来实现。

平衡臂通常由多个铰链连接的杆组成,每个铰链点都可以调整杆的角度。铰链点之间设置了一定的摩擦力,使得杆能够保持固定的位置和角度。

手术灯固定在平衡臂的末端,通过调整铰链点的角度和杆的长度,可以实现手术灯在三个维度上的自由移动。

平衡臂的设计考虑了手术灯和平衡臂的重量分布以及重力的作用。通过调整平衡臂的角度和杆的长度,可以将手术灯的重力和平衡臂的重力相互抵消,使得手术灯保持在需要的位置和角度而不会下滑或抬升。

通过这种重力平衡的设计原理,手术灯平衡臂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确保手术灯始终保持在术者需要的位置和角度,提供准确而充分的照明。

F2000型,承重1-6Kg,6-12Kg,12-21Kg。
77型,承重1-6Kg,6-12Kg,14-18Kg

查看更多产品>>

扫码添加微信,了解更多手术等弹簧臂产品及报价,电话咨询唐先生:15800789959…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防控医疗器械委托生产风险隐患,强化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监管工作,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请于2023年8月20日前将有关意见反馈至电子邮箱muyubin@smda.sh.cn。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
 
  2023年7月28日
 
  附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
 
  委托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以下简称“注册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防控医疗器械委托生产风险隐患,强化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监管工作,根据相关法规规章规定,结合《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2022年第124号,以下简称《落实主体责任规定》)、《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加强医疗器械跨区域委托生产协同监管工作的意见》(药监综械管〔2022〕21号,以下简称《跨区域委托生产意见》)要求,现提出以下意见。
 
  严格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主体责任
 
  (一)全面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注册人应当建立覆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落实主体责任规定》等要求,建立健全与所生产产品特点、企业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机构,配备充足的管理人员,充分履行产品风险管理、变更控制、产品放行、售后服务、产品投诉处理、不良事件监测和产品召回等职责,全面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注册人进行委托生产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在按照《落实主体责任规定》要求进行季度调度时,应当重点分析对受托生产企业管理和定期审核情况。对于植入性医疗器械,鼓励注册人自行生产,确需进行委托生产的,注册人应当选派熟悉产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人员在委托生产活动开展期间入驻受托生产企业,对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中的产品不得委托生产。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工作报告会在京召开

  7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召开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工作报告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出席并讲话。
 
  会上,国家药监局南方所通报上半年网络销售监测处置情况,美团、京东、百度、拼多多、抖音、淘宝天猫、阿里健康、有赞、快手等9家平台企业汇报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工作进展情况。
 
  会议充分肯定上半年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成效,认真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下一步网售合规治理措施。徐景和强调,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平台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要求,按照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的总体部署,全力抓好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有效保障公众用械安全和健康权益。

第四批耗材集采来了!人工晶体、运动医学

  药品、医用耗材集采进入9月份开始密集加速,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也浮出水面,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类耗材或将纳入第四批集采范围。
 
  据媒体报道,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联采办”)7日下发文件,通知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会议内容包括介绍第四批国家组织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后续工作安排,部署医疗机构报量等。据文件内容显示,第四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品种涉及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高值耗材。
 
  据天津市医保局官网披露,8月29日至30日,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一行来津调研,实地考察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现场察看医用耗材采购监测信息平台,深入了解前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结果落地实施情况和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相关准备工作情况,就坚定推进医药集采工作作出部署。
 
  施子海同志指出,天津市医保局和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承担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成功组织实施三批次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执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施子海同志强调,“集采之行不可逆转”,我们既要看到集采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更要看到集采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保持定力,持续提质,全力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要增强做好集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第四批国家组织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坚持“一品一策”,研究制定高质量采购方案,完善采购规则,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有序推进,进一步释放集中带量采购的改革红利,最大限度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要强化集采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精准制定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加大对中选产品采购使用执行情况的监测,细化考核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对中选产品采购进度滞后、采购量占比偏低的省份及时进行通报,严格集采“量”的执行,让积极参与改革的企业切实获益。
 
  三是要加强集采队伍建设,增强斗争精神。耗材集采工作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要在人员配备、资金保障、专业培训等方面上下功夫,切实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联采办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集采队伍。
 
  四是要强化日常监管,防范廉政风险。切实防范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依法依规开展集采工作,牢牢守住廉洁底线,确保集采工作规范、廉洁、有序。
 
  下一步,天津市医保局将按照国家医保局部署要求,在三批次国家组织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结果顺利实施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加快推进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启动。同时,积极推动开展高值耗材产品调研工作,尽早研究确定2024年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拟纳入品种。
 

甘肃省药监局组织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会议

  10月27日,第三季度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会议在武威市召开,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宗伟出席会议。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等市市场监管部门分管领导、医疗器械监管负责人,省药监局相关处室和单位共计30人参加会议。
 
  各参会单位围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与全省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中发现的风险问题进行交流,会商在日常监管、行政审批、稽查办案、检验检测、不良事件监测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和难点问题,综合研判全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形势,研究下一阶段风险防控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要深刻把握医疗器械领域风险特点,聚焦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健全医疗器械风险治理体系,组织开展全面排查整治,把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全过程抓细抓准抓实,切实推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走深走实。要持续加强风险处置工作,专题研判风险形势,综合分析从日常检查、监督抽检、不良事件监测、舆情预警等多个维度汇聚的风险隐患信息,确定风险隐患危害程度及级别,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有效化解问题隐患,确保风险发现在早期、处置在前期。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强化重点产品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监管工作机制,细化风险处置责任,加强督导检查,及时控制消除防范相关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事件。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