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以下是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的讨论。

首先,根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了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9%。而且,据行业专家预测,未来几年,这一市场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其次,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支持也给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推进,政府开始加大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支持,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例如,政府出台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提高了医疗器械的准入门槛,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此外,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国际市场的空间,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出口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升,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最后,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市场研究机构普遍持乐观态度。他们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15%左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0亿元以上。同时,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逐渐发生变化,大型医疗器械企业将会更加重视产品研发和品质控制,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包括: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以及医疗机构改革等。预计未来5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年均增速将超过10%。

总的来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增长潜力。政府政策的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都将对该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过,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挑战,企业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新冠海内外市场增长乏力,IVD行业的下一个未来在何处?

  01、一季度净利黑马,销售结构引关注
 
  今年一季度,体外诊断行业的业绩榜单再次发生变化。安旭生物以净利润26.82亿元的成绩,超越迈瑞医疗,成为主营业务为IVD的上市企业中赚钱最多的企业。
 
  6月20日,安旭生物发布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公司销售结构、产能利用率、后疫情时代利润增长点等问题作出回应。
 
  2021年11月18日,安旭生物登陆科创板上市,同一天,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自测试剂获得欧盟CE认证。
 
  抗原试剂给业绩带来大幅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74亿元,同比增长2763.42%;净利润26.82亿元,同比增长3147.87%,单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已达到2021全年的3倍以上。
 
  据安旭生物披露,新冠疫情前,公司拳头产品为毒品检测系列产品。检测手段包括唾液检测、尿液检测、全血检测、毛发检测和粉末检测等,为全球毒品快速检测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产品品种数量居于全球前列。疫情前公司整体产品综合毛利率在50%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新冠方面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9.56%。
 
  今年2月,安旭生物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曾表示,公司新冠产品主要在加拿大、澳洲、欧盟等区域销售,平均销售价格1-2美金。目前,测试盒月产能预计2.6亿人份左右,测试笔月产能预计5000万人份左右。
 
  02、当黑天鹅飞走,企业还剩下什么?
 
  虽然安旭生物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颇为亮眼,但销售结构严重依赖新冠业务的问题,也引起投资者的疑虑。新冠检测业务收入压缩后,企业是否还能保持业绩正增长?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
 
  6月3日,安旭生物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与中传金控合作成立产业基金,主要投资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医药、大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或项目,其中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出资比例占基金出资总额的50%。
 

医疗新基建三大方向明确,国产医疗设备迎来机遇

日前,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分析了医疗新基建的新机遇。

医疗新基建大势所趋

报告指出,中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201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仅为5.4%,每万人口医院床位为43张/万人,每万人口医师、护士及助产士数量与其他国家相比也相对较少。

同时,城市间医疗资源不均衡矛盾较突出,中国不同城市圈内各城市的医疗卫生竞争力指数相差巨大。体现在两方面:

  • 一是区域内不同城市间的不公平性问题较为突出。报告显示,在18个都市圈中,部分都市圈内部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存在显著差距。


  • 二是全国半数TOP100医院位于北上广。具体来看,52家医院位于北上广,16个省份有1-5家医院上榜,仍有12个省份没有医院上榜。




此外,新冠疫情暴露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短板,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性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能起到网底作用,“重医轻防,医防分离” ,发热门诊、可转换传染病区、ICU等出现短缺等情况。


另一方面,老龄化扩大医疗需求,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从2005年的10055万人,到2020年已增至19064万人。


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与不均衡的现状,加上新冠疫情与老龄化共同的刺激,医疗新基建大势所趋。


一、疫情之下补公共卫生短板


首先,在医疗资源现状方面,数据显示,中国ICU床位数及设备配置率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人均ICU床位数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OECD数据,2020年,中国每十万人ICU床位数为4.5张,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如德国28.2张、美国21.6张、法国16.4张、日本13.8张。




2、ICU床位数地区差异较明显。根据重症医学会2015年对华东地区ICU建设现状的调查,华东/中南/华北/西南/西北/东北地区每十万人ICU床位数分别为4.03/3.52/3.16/3.07/2.97/2.38张,西南、西北、东北等地人均ICU床位数较低,ICU建设急需加强。




3、ICU床位设备配置率有待提升。根据重症医学会的调查,华东地区ICU建设靠前,但仍存在部分ICU设备配置率不高的情况,如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消化内镜、ECMO(体外膜肺)等。


政策方面,2020年5月,发改委、卫健委、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提出多项具体建设指标,以实现公共卫生补短板:




假设省级平均建设2个基地,直辖市选择2个医院建设,地市级平均选择2个医院建设,县级选择1个医院建设,则预计需要建设ICU床位14.52万张。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年中国仅有重症医学科床位63527张(4.50张/10万人),则与14.52万张的建设要求相比,有约8万张ICU床位建设缺口。


二、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百万元以上设备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增速保持在20%,但百万元以上设备数量占比仍较低,2020年医院/基层医疗机构100万元以上设备仅占总设备台数的3.15%/1.00%。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AED、腹腔镜机器人、PET、MRI、CT、超声等医疗设备的配备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满足基本医疗资源可及性后,下一阶段将迎来医院高质量发展,中高端设备渗透空间广阔。


2021年7月,发改委、卫健委、中医药局、疾控局联合发布《“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打造优质高效医疗体系,各级医疗中心成为看点。




三、强基层


2016年以来,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量增加明显,但就诊人次增速却明显慢于床位增速,同时床位使用率也明显低于高等级医院,说明分级诊疗政策还有待继续发力,要使患者留在基层,提高低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增加设备及人才供给)将成为工作重点。


2021年10月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2022年1月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加上中央和地方相关的政策补助,以及人才不断涌入,“千县工程”正扬帆,基层医疗机构大有可为。


医院建设高潮已至
国产医疗设备迎来机遇


报告数据追踪显示,医院建设高潮已至。2020-2021年新建/改扩医院的立项数量显著高于往年,分别为425、612项,同比分别增长73%、44%,2021年暂时达到高峰。结项时间来看,2021-2022年结项数量分别为384、409项,同比分别增长68%、7%,目前2022年为结项高峰且后续可能还会增加。总体来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已形成合力。强省恒强,但补短板省份同样凸显。


在医疗设备方面,医疗新基建为医疗设备采购带来发展机遇。当前多种临床常用医疗设备国产化率仍较低,但是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全力支持国产设备。国产医疗设备质量加速赶超,优秀国产目录种类渐丰,增量市场有助国产份额提升,优质国产设备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来源:大健康派 

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成

        人民日报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历经两年多时间,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目前,医保信息平台已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域上线,有效覆盖约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约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为13.6亿参保人提供优质医保服务。

        据介绍,医保信息平台涵盖支付方式、跨省份异地就医、公共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等14个子系统,目前已陆续落地应用,可满足几百个统筹区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新平台已经在异地就医结算、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智能监管、药品集中采购、医药价格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新平台功能完备、响应高效、运行稳定,住院结算平均响应时间约0.8秒,比旧系统性能平均提升3至5倍。医保信息平台形成了标准全国统一、数据两级集中、平台分级部署、网络全面覆盖、项目建设规范、安全保障有力的平台格局,支撑医保跨区域、跨层级、跨业务、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服务融通,实现医保业务“一网通办”“一窗办结”。

来源:人民日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有望迎来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体外诊断(IVD)行业表现出强大的供应保障能力以及较高的研发水平,国内相关企业的IVD技术逐步得到市场认可。相信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以及国产品牌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我国IVD市场的国产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部分细分赛道特别是前沿技术领域,有望迎来质的飞跃。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得益于治疗手段的创新、创新标志物的发现,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疾病早筛等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IVD行业稳步发展。众成数科数据显示,全球IVD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566.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8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302.9亿美元,2019—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
 
  众成数科数据还显示,目前,全球IVD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按照2019年全球IVD市场规模计算,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规模占比超60%,我国占比约为17.6%。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相对成熟,其市场规模整体增速趋缓,而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潜力巨大。2015年,我国IVD市场规模为427.5亿元;2019年,该市场规模达80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预计到2030年,我国IVD市场规模将达到2881.5亿元,在全球市场规模的占比将提升至33%,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IVD产品消费国(详见图)。
 
 
  细分市场国产化率亟待提高
 
  根据检测指标、标本以及检测原理的不同,I VD行业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元素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等众多细分领域。其中,目前前三者在我国医疗机构应用较广泛。
 
  我国生化诊断市场目前已趋于成熟,相关诊断试剂国产化率较高。在生化诊断相关产品中,生化分析仪器的技术要求较高,而诊断试剂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目前,我国大部分生化诊断企业仍集中在诊断试剂领域。国内生化诊断产品主要生产商(如九强、美康、迈克等)已逐渐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并已基本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阶段的转变。然而,国产生化诊断仪器设备目前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市场仍由外资品牌主导,国产品牌占有率有待提高。另外,随着免疫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诊断市场份额增速趋缓。不过,生化诊断技术在特定项目的检测上具有时间和成本优势,因此不会被完全替代。
 
  近年来,免疫诊断成为IVD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因具有灵敏性较高、特异性较强等优点,已逐步取代酶联免疫法,成为免疫诊断市场的主流技术之一。值得关注的是,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能够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更充分的包被,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以全自动化清洗未结合物质,从而大幅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是目前较先进的免疫诊断技术之一,并逐渐成为国内化学发光产品企业研发的重点方向。
 
  目前,我国分子诊断市场正处于快速起步阶段。分子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以及传染病、肿瘤诊疗等领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现阶段为人们所熟知的基因测序技术,也属于分子诊断的范畴。由于分子诊断仪器和试剂研发成本与技术壁垒均较高,采用基因芯片、第二代测序(也称为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相关高端产品目前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IVD领域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目前仍较高。众成数科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IVD产品进口额逐年增长,且近3年来的进口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IVD领域高端仪器、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上游行业,包括抗原、抗体、辅酶、酶底物以及基因测序仪等。
 

医院用医用吊塔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提高医用吊塔产品的使用安全意识:
 
    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而言,能够做到安全的操作,自身的安全意识是一定要培养以及树立的。在曾经,大量的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非常薄弱,相关的安全标准也仅仅在不高的水准,这样的话是不能做到位的。
 
    2、提高使用医用吊塔产品的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对医疗器械管理人员而言一定在专业能力上提高锻炼才行,除了停留在理论方面外,实际的管理方面也要进行提高的。
 
    3、对于医用吊塔产品部件应用要求:
 
    按照医用吊塔各个部件的性能指标需要完成定期的检测,若出现有任何不满足的情况一定要立马的根据报废处理,局部的失效会让整体功能发挥出现一定的阻碍。
 
    【医用吊塔的产品特点】:
 
  …

用户在选择led手术无影灯的时候最关注的几点小性能

用户在选择led手术无影灯的时候最关注的几点小性能—医疗手术无影灯生产厂家

手术无影灯,LED无影灯产品在现代手术室照明使用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户在选购led手术无影灯的时候,会先考虑到无影灯性能指数的要求,然后在进行选购,就随小编了解下影响该产品品质的因素有什么吧,期望大伙儿的关注。
1、手术无影灯要有充足的亮度:为了更好地保障手术室的充足的光照环境,一般针对手术无影灯色度的要求要达到40000~100000LUX。
2、手术灯应具有良好的光质:良好的光质才能够确保手术无影灯所提供的光束真实的反映出血液和组织的颜色及其变化。
3、手术灯的无影度要高:led手术无影灯十分重要的质量标准,适宜的无影度才能确保手术过程中不容易出現一切的阴影,不容易妨碍手术全过程。
4、光照温度要低:一般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要控制在10℃以内,因此led手术无影灯作为重要的手术室器材,其操作温度一定要低。

通过以上了解,用户在挑选led手术无影灯的时候,要看它的温度及色度,进而挑选高性价比的led手术无影灯。更多手术灯无影灯吊臂平衡臂信息,电话咨询:15800789959…

医用吊塔在宫腔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现在腔镜手术室的应用越来越多,医用腔镜吊塔产品在其中起到相关重要的作用。腔镜医用关节刹车制动装置,包括固定到连接支臂上的转动关节,还包括机械弹性阻尼刹车和气刹车,所述机械弹性阻尼刹车的摩擦面与转动关节接触,机械弹性阻尼刹车通过机械阻尼刹车固定螺栓固定在转动关节上,机械弹性阻尼刹车上设有机械阻尼刹车调节…

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宫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它是利用镜体的前部进入宫腔,对所观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应,以直观、准确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宫腔镜手术具有痛苦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等特点,保留子宫的生理完整性,创伤小。

为了配合医用腔镜吊塔手术的需要,腔镜吊塔在气体上做了更多手术灯无影灯吊臂平衡臂信息,电话咨询:15800789959…

官方:检查药械企业每天43次企业问题频出

 8月10日,据中国质量报消息,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强化“药械化”领域日常监管实现全覆盖,2019年平均每天开展检查43次。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19对深圳市药械化(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情况、药械化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情况、药械化抽样检验情况、药械化案件查处情况等进行公示。
 
  2019年,深圳市共组织开展药械化日常监督检查15845家次,平均每天开展监督检查43次;共开展药械化抽样检验11318批次,查处药械化案件804宗,罚没金额逾2000万元。
 
  2019年,深圳市共查处医疗器械案件99件,货值金额725.71万元,罚款金额775.0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金额607.66万元,取缔无证经营2户,责令停产停业9户。
 
 
  全面整治械企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典型案件》。据官网披露,国家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存在的隐患,全面整治生产、流通、消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切实维护了防疫物资市场秩序。
 
  据赛柏蓝器械观察,在本次通报中,北京市延庆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和经营未依法注册医疗器械案。
 
  涉案当事人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销售及捐赠“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和“七种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共计95盒,货值共计93322.42元。
 
  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和第四十条的规定。鉴于当事人及时召回“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65盒,召回比例较大,依法对当事人罚没合计约140.8万元。
 
  企业问题频出
 
  赛柏蓝器械基于公开信息统计,“无菌”和“植入”企业在飞检中问题频出,属于《药品

优秀国产器械公布涉95家械企(附目录)

 9月9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关于第六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结果的公告》。

 
  据了解,第六批遴选品目包括心肺复苏机、SPECT、医用制氧机、超声光散射乳腺诊断系统、数字胃肠X线机、低温冷冻消融设备、康复设备、口腔CT、主动脉心脏瓣膜、主动脉支架、眼底照相机、质谱仪、荧光定量扩增分析仪、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超声骨刀。
 
  动态调整品目包括心电图机、清洗消毒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医用直线加速器、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冠脉支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酶免仪。
 
 
  怎样能入围?遴选要求指出:企业要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有依法纳税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同时要保证及时供货、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能力。
 
  从2014年5月开始,为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降低医疗成本,卫健委(原卫计委)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启动第一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
 
  到目前为止,已经遴选的优秀国产医疗涉及到医用成像,放射治疗,体外诊断,呼吸、麻醉和急救设备,医用诊察及监护,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有源手术器械;
 
  输血、透析类医疗器械,骨科手术器械,无源植入器械,无源手术器械,物理治疗,眼科器械,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等等
 
  95家械企业上榜
 
  优秀产品目录发布
   (制图:医疗器械经销商研究院)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