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泰医疗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系统:全球首款,弯道超车典范

近日,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成果发布会&医工研联合创新论坛上,全球首款全降解封堵器MemoSorb系统上市发布。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系统于近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此产品用于室间隔缺损治疗。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心病,约占先心病总数的30%-50%。介入封堵术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的优势

该产品首先从材料上就进行了优化,相较于传统封堵器采用的金属材质,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采用了医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制备。据了解该产品具有自膨胀性和形状记忆功能,它呈紫色、双盘状结构,封堵器腰呈圆柱体,连接着左、右房盘。此举避免了先前完成心脏缺损的修补功能后,传统金属封堵器无法在人体内逐步降解并被人体组织安全吸收,传统封堵器永久存留于患者体内,日积月累,可能会引起并发症,或者慢性炎症反应,即异物反应。这实现了“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的健康理念。这也是国产封堵器的一大跨越。

                                                     

警惕!多国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疫苗研发怎么办?

健康时报记者发现,一周内有多国对变异毒株发出警告,美国疾控中心(CDC)称,新冠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激增,3月可能再次出现感染扩大的可能性。

武汉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授宇传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病毒变异很正常,但对疫苗研制会有一定影响。若基于原始病毒株进行疫苗研制,可能无法有效覆盖新的病毒株影响,在疫苗研发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新毒株的基因变异情况。”

多国发布新毒株,3月可能再次出现感染扩大的可能性

2月18日,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发布公告称,日本发现一种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其传染力没有变强,但有可能减弱抗体的作用,这种新毒株具有明显的“免疫回避”特征。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把发现的这种新毒株命名为“E484K”,它跟目前在英国以及南非和巴西发现的新毒株都不一样。目前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尚不清楚这种新毒株的来源。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研究发现,即使是感染新冠之后被治愈或者接种了新冠疫苗的群体,遇到这种新毒株,也有可能会让人的免疫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可能被感染。2月18日,日本新增感染病例1537例,其中有13例属于是新毒株感染病例。

当地时间2月17日,美国疾控中心指出,新冠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激增,3月可能再次出现感染扩大的可能性。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沃伦斯基17日警告说:“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新毒株看起来比之前的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月16日,美国国内新毒株的确诊感染病例为1299例。这距离2020年12月29日在科罗拉多州确诊首例新毒株感染病例后,仅仅只过了约2个月时间。其中绝大多数(1277例)是感染的于英国发现的B.1.1.7变种。这种变种已在美国41个州和华盛顿特区被发现。

除此之外,德国也面临新毒株情况。2月18日,德国卫生保健部门发表声明称,在对2.3万余名新增感染者进行DNA碱基序列分析后发现,20%以上的感染者都属于在英国发现的新毒株的感染者。德国卫生保健部门预计,两周后,80%的新增感染者都将是新毒株感染者。

专家提示:新冠肺炎疫情或需要更长久应对准备

宇传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新冠肺炎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变异性比一般DNA病毒更强。新冠病毒感染后症状本身就比较复杂,与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合并基础性疾病等各种因素有关。当前新冠病毒毒株似乎比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传播的毒株更具有传染性,这其实是自然界中病毒不断变异突变的结果。”

“在一些国家报告中提到的新毒株,可能使人体在第一次感染后容易受到第二次感染。”宇传华告诉记者,在正常情况下,患者的在第一次感染后,自身产生了抗体,同种病毒再次感染几率会比较小,但是这个新冠病毒新毒株的发现,可能在新冠康复患者出现二次感染的机会,会造成病毒再次传播的可能性,国内严防境外输入这种新毒株显得尤其重要。

宇传华提到,对疫苗研制会有一定影响。如果只采用原始病毒株进行疫苗研制,可能无法有效覆盖新的病毒株影响,在疫苗研发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新毒株的基因变异情况,以免最后研究出来的疫苗不能覆盖新的变异病毒株。

所以新冠肺炎疫情还需要有更长久应对准备,及时发现病毒变异株,及时开展相关研究,及时完善应对措施。宇传华提醒,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还处在大范围流行状态,切不可麻痹大意。一般情况下,在入境人员中发现的无论是确诊病例还是无症状感染者,都不太可能进入普通社区,公众无需恐慌。但大家仍然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本文转载自健康时报,记者孔天骄。…

11地区耗材带量采购来了

 近日,根据济南时报消息,济南、淄博、东营、泰安、德州、聊城、滨州7市医疗保障部门,在济南共同组建省会经济圈药品耗材采购联盟。

 
  据了解,省会经济圈所属的7个城市共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493家,服务参保人3406万人,据不完全统计,7市每年医保基金收支体量达到近千亿元,占全省参保人数、基金规模和医药市场的近40%。
 
  济南时报消息显示,联盟将逐步把日常用量大、群众需求高的药品、耗材纳入采购范围,根据集中带量采购的药品、耗材的中选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标准,鼓励非中选企业主动降价,以联合招采和医保支付共同引导药品、耗材回归合理价格区间。
 
  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仇冰玉介绍,省会经济圈药品耗材采购联盟将采取轮值负责制,建立对药械采购工作的综合指挥体系,建立跨区域采购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
 
  据了解,山东省内曾多次组成联盟完成耗材谈判。
 
  如2019年12月3日,山东省威海市医保局发布消息称,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五市采购联盟完成输液器、留置针、预冲式导管冲洗器三大类普通医用耗材的谈判议价。
 
  最终单品最高降幅86.5%,最低降幅37.31%,平均降价幅度达60.93%,多品种创下全国范围内地市级联合采购最低价。
 
  根据鲁中晨报消息,5月30日,淄博、青岛、烟台、潍坊、威海、东营、滨州七市开展耗材联合采购谈判,涉及吸氧装置、注射器、采血针、导尿管、导尿包5大类19个规格产品。
 
  最终,某厂家的吸氧装置从市场价46元降到12.9元,降幅达72%。根据现场预估,采血针价格降幅大约50%,其他品类也明显降价,采血针等医用耗材或将迎来近年来最大降幅。
 
  四省联盟耗材带量采购已至
 
  8月9日,重庆市医保局发布《关于明确四省(市)联合带量采购医用胶片河南省约定采购量分配原则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开始明确医用胶片采购量的分配规则。
 
  《征求意见稿》显示,以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上报采购需求量的60%确定为我省总约定采购量。
 

财政厅:原则上必须采购国产器械严格限制进口

 文件指出,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从严核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拟采购的产品有国产同类产品的,原则上不允许采购进口产品

 
  原则上必须采购国产器械
 
  8月24日,广东省财政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567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关于支持国产大型医用设备推广应用的提案,经综合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卫生健康委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第十三条规定,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去年省科技厅会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管局发布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高端医疗器械”重点专项指南,重点支持突破医学影像设备、先进治疗设备、生物医用材料及植(介)入器械、体外诊断设备与试剂等领域制约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与器械、核心部件、新型生物材料等,进一步强化广东省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积极鼓励公立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优先配置国产自主品牌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省科技厅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等9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在粤医疗机构加大对疗效确切、质量可控、供应稳定的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比重。
 
  严格管制进口医疗器械
 
  8月24日的这份消息中指出,广东省将积极推进省级医疗机构国产大型医疗设备占有率。
 
  在不违反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财库〔2007〕119号)的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采购人需要采购的产品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实行审核管理。
 
  将建立省级进口产品清单,由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组织专家对医疗设备国内外同类产品相关参数逐条比对论证,对国内产品不能达到的参数制订进口产品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满1年重新论证,期间如有国内产品达到要求,将被移出清单);
 
  省级医疗机构在2020年部门预算编制中,拟采购进口产品的,编制进口清单目录内项目的政府采购预算。如果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仍有满足需求的国内产品要求参与采购竞争的,不得对其加以限制,按照公平竞争原则实施采购。
 
  下一步,省厅将根据我省政府采购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的有关规定。一是动态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省级医疗机构进口清单,及时跟进调整;优化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核准流程,将政府采购核准前置到预算环节,从源头上要求采购人合理确定采购需求、采购预算。

医保局发文挤压全省耗材价格

 带量采购是一盘大棋

 
  1、挤压全省耗材价格
 
  9月4日,青海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发布《我省出台政策挤压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一文显示,青海省将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净化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环境,切实解决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问题。
 
  据了解,9月1日青海省医保局发布《青海省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将按照国家明确的高值医用耗材治理范围,以临床使用量大、单价相对较高、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高值医用耗材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针对高值医用耗材生产、流通、采购、使用、支付和监管等各环节、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施策,疏堵并举,合力治理。针对高值医用耗材规格品种多、质量价格差异大的实际,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合理选取产品,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稳妥治理。
 
  同时积极探索跨省联盟联合议价采购和省级公立医疗机构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对已通过医保准入并明确医保支付标准、价格相对稳定的高值医用耗材,实行直接挂网采购。
 
  还将对高值耗材制定合理医保支付政策,将医保准入谈判、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省内集中带量采购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实施动态调整。对于类别相同、功能相近的,制定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对于医疗机构违规线下招采和使用高值医用耗材的,医保部门拒绝支付。
 
  2、耗材带量采购背后的问题
 
  除了青海,四川、河南、贵州、安徽、陕西11省联盟、京津冀3+6联盟等,均在不断推进或已完成部分耗材的带量采购,同时国家带量采购也已箭在弦上。
 
  带量采购是解决患者看病贵,也是解决回扣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是实施过程中或许也有部分问题需要考虑。
 
  近日,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发布《关于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思考》提到,以下问题或许仍然值得思考:
 
  其中一方面是集中带量采购与市场集中度的关系。
 
  带量采购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市场为主导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而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前提,以公平而充分的交易竞争为必要条件。
 
  集中带量采购制度中的“量”是关键性影响因子。“以量换价”的机制,就是必须有一定的“量”,才能换到一定的“价”。
 

发改委再发预算内投资支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

 9月8日讯,医疗废物处理市场再提速。近日,发改委再次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6.8亿元,支持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全年已累计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45亿元。下一步,发改委将加大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地加快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2个市医疗废物处理超负荷运行,28个市满负荷运行或者接近满负荷运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医废市场缺口显现,市场有望迎来快速扩容。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对外透露,为保障上海未来30年的医废处置需求,2020年底将实现每年10万吨以上的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规模。而在2019年,这一数字仅为5.57万吨,一年之内处置规模实现翻番。
 
  不仅是上海,全国将迎来医废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十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2020年底前,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2022年6月底前,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医疗垃圾的处理,需要有专门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随着未来医废收费引入市场化机制,具备处置能力的企业有望收获业绩弹性。财联社整理医废处理相关概念股,包括润邦股份、高能环境、启迪环境、中金环境、东江环保等。

在疫情“放大镜”下看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抗疫一线,医疗器械就是医护人员的战“疫”武器。在今年的战“疫”斗争中,部分医护人员及相关企业反映我国在国产急救设备、呼吸机、体外诊断设备等领域仍存在技术及应用短板,疫情更放大了这种情况。我国部分高端医疗器械在“最需要时最紧缺”,技术弱、储备少、产能低、用不上现象突出。

 
  业内人士建议,在发展高精尖、探索技术“无人区”的同时,还需加强产业链、创新链相关配套支持举措。要大力支持发展高端医疗器械配套基础性、支撑性行业,科学完善高端医疗器械的应急储备机制,加快前沿医疗设备在基层一线的普及应用,抓住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的“窗口期”。
 
   “紧缺设备带去一线却用不了”
 
  前不久,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了《关于推荐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的通知(第五批)》。这份名单中的医学装备也被视为“前线急需的弹药”。综合前五批次目录,包括无创呼吸机、电解质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多种科学仪器,每一类别都提供了采购企业名单。据统计,其中约1/4的企业是外企,特别是在呼吸机、除颤仪、医学影像领域,目录中推荐的外企比例较高。
 
  除急需关键设备多为外企生产,国产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缺乏配套也令一线医务工作者头痛不已。
 
  某省支援湖北医疗队负责人表示,在重症、危重症救治过程中,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俗称“人工肺”)等专业设备一度面临不足。同时,因为国内产品在配套方面存在短板,有的设备即使带去了也会因现场条件不足而无法使用。
 
   “很多接收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医院病房是普通病房临时改建,而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气管切开等有创治疗必须在专业的传染病重症监护病房中才能进行,否则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很大。”该负责人认为,一旦出现设备和硬件设施无法匹配的问题,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还无法短时间拿出一个应急解决方案,医院和企业目前都意识到了这个矛盾。
 
  高值耗材不足的问题在疫情期间也更为凸显。以CT球管为例,这是CT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了CT的图像质量及使用寿命。疫情期间,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都需要大量与国产CT整机配套的球管。但受制于原材料供应和工艺过程,CT球管生产制造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疫情诊断设备的及时供应和临床诊断设备运行。
 
  疫情期间需求激增 发展动力仍显不足
 
  特殊时期激发了对部分高端医疗器械的需求,不同种类器械的短板也反映出了我国在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方面遇到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技术方面存在短板,发展动力不足也降低了攻关热度。
 
  比如,ECMO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是在病人危重时为其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而当下,受技术门槛、临床使用制约、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还缺少能够全产业链布局生产ECMO的企业。同时,该设备的使用价格也十分昂贵,非疫情时期使用频次也相对较低。在暂无国内企业生产该设备及核心耗材的时候,我国在此设备领域缺少国际定价权,发展动力也不足。
 
  其次,呼吸机等器械战略供给不足。
 
  我国呼吸机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55.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16.1亿元。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呼吸机是荷兰品牌飞利浦伟康。
 
  据估算,抗疫一线实际需要的呼吸机在2.5万台左右。然而疫情期间,呼吸机一度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传感器等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供应比较紧张。北京谊安医疗董事长助理李凯说,除了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企业在疫情前期停工外,传感器、芯片、涡轮等零部件依赖从德国、美国进口,也是影响呼吸机快速提升产量的重要原因。

学生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列入学校传染病预警范围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技术指南》,明确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包括晨午(晚)检、全日健康观察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了解学生有无发热、咳嗽、头痛、咽痛、腮腺肿大、腹痛、腹泻、呕吐、皮疹、头晕、乏力、结膜充血等症状以及症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标准明确,学校成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传染病症状监测和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和预警工作。该标准主要起草人、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所长郭欣介绍,标准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每学期对班级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人进行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承担相关工作。学校落实必要的防控保障,包括设置临时留观场所,配备消毒设备和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等。有条件的地区宜建立传染病症状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

在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方面,规定了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来源的内容。起草人通过检索发现,在学校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猩红热、流感样病例、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麻疹、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水痘及新冠肺炎等;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甲肝、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同时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粪便以及空气、食用污染的食物、水源等多种方法传播的传染病有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颊炎等。因此,结合晨午(晚)检症状监测数据和专家咨询论证确定了常见的发热、咳嗽、头痛、咽痛、腮腺肿大、腹痛、腹泻、呕吐、皮疹、头晕、乏力、结膜充血等传染病常见症状。

学校人群高度密集,一旦出现传染病,如不能及时发现,疫情蔓延会非常迅速,社会影响极其严重,症状监测可以早期发现疫情苗头,以便及时预警,快速响应,因此做好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和预警至关重要。郭欣说,依据现有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的应用于学校的传染病症状监测和预警技术,规范了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和预警的组织管理体系,监测的内容、方法、信息报送以及相应的预警指标和应急处置,指导广大中小学校实施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和预警工作,为早发现、早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将学校传染病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也为相关部门的督导和评估提供依据。…

转发关于征集《眼科光学 接触镜 多患者试戴接触镜的卫生处理》等多项行业标准意见的通知

转发关于征集《眼科光学 接触镜 多患者试戴接触镜的卫生处理》行业标准意见的通知

文档附件:

 

附件1:《眼科光学 接触镜 多患者试戴接触镜的卫生处理》征求意见稿.doc
附件2:《眼科光学 接触镜 多患者试戴接触镜的卫生处理》编制说明.doc
附件3:医疗器械标准意见反馈表.doc

转发关于征求《牙科学 根管器械 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7项行业标准草案意见的通知

文档附件:

 

附件1:《牙科学 根管器械 第1部分: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docx
附件2:《牙科学 根管器械 第1部分:通用要求》编制说明.docx
附件3:《牙科学 根管器械 第1部分:通用要求》意见回复表.doc
附件4:《牙科学 旋转和震荡器械的杆》征求意见稿.docx
附件5:《牙科学 旋转和震荡器械的杆》编制说明.docx

专家警告:英国第二波疫情正在到来

当地时间9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应对新冠病毒英国特别大使纳巴罗在接受天空新闻采访时承认:第二波疫情正在到来,更多的疫情高峰曲线也会随之出现。纳巴罗说英国曾经对疫情控制得不错。但是随着民众生活正常化、大学开学以及休假和复工等原因,一直隐藏的病毒又回来了。

英国广播公司每日疫情统计图

当天,英国住房大臣詹里克在媒体上表示,全英境内新冠确诊病例的上升,意味着英国进入了“让人特别担忧的时期”。

从6日开始,英国接连两天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接近3000人,反弹回5月中下旬的疫情状况。…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