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卖阿胶,出事了!

有药店因为销售的阿胶过期且“来路不明”,被罚11万元。

01 阿胶过期且“来路不明”,被罚11万元

近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一药店因涉嫌销售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被处罚款11万元。

经调查,乐东xx大药房销售的涉案过期药品和非法渠道购进的阿胶不能提供进货单据,涉案药品阿胶共购进了8盒,购进金额共计2240元(280条/盒),自己服用了1盒,在过期后销售了5盒,销售金额共计2800元(价格为:560元/盒),共2800元,剩余2盒(已被扣押)。

经核算,上述涉案的过期药品和非法渠道购进的阿胶,其货值金额为3920元(7盒×560元/盒),违法所得为2800元(5盒×560元/盒)。因当事人销售的涉案药品阿胶,有效期分别为:2022/03、2022/01,该药店于2023年11月8日销售的5盒和被执法人员在该店经营场所内查扣的2盒涉案药品均已超过有效期,且涉案药品均为当事人个人从零售药店购得,无法提供上述涉案药品的药品随货同行单、供货商合法资质材料、同批号的检验报告单、完整购进验收记录等材料。

当事人把涉案的过期和非法渠道购进的药品阿胶销售给顾客(投诉举报人),且与合格的药品混合一起摆放在药店经营场所内,未对上述涉案的药品采取隔离存放、设置不合格药品存放专区警示标示等措施,其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

乐东黎族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对该药店处以没收超过有效期和非法渠道购进的药品阿胶两盒,没收违法所得共计2800元,并处11万元罚款(涉案药品货值金额共计3920元,货值金额不足五万元的,按五万元计算,并处货值金额的2倍(含)-4.5倍罚款)。

02过期药品上架,没卖出也“违法”

货架摆放/销售过期药被罚的新闻并不少见。今年4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暨“春雷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成都某医院有限公司因销售劣药被处以罚款55000元。

据微信公众号“成都市场监管”披露,新都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对某医院进行检查时,在该医院配药药房陈放柜上发现了超过有效期药品1盒。执法人员随后实施扣押强制措施,并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经查,当事人销售超过有效期的劣药的行为,违反了《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鉴于当事人销售的药品购进渠道合法,超过有效期后未销售、未使用等因素,根据相关规定,新都区市场监管局给予当事人减轻行政处罚,没收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并处以罚款55000元。

这类销售过期药品的情况并非孤例。2023年6月,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市监局发布一则处罚决定书,辖区内某药店因摆柜5元过期药(未贴过期标签),被罚2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该药店辩称,其超过有效期的药品系店员清理出来的近效期药品放置于收银台旁的玻璃货柜上,但该区域无“近效期药品”或“过期药品”标识。

监管部门认为,该药店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与未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同摆放于销售区域的货架上,视为待销售药品,应认定当事人销售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过期药即为劣药;销售劣药,最低罚款10万元。

最终,监管部门鉴于该药店在案件过程中,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主动提供证据材料,销售的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数量较少,未造成危害后果,遂给予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超过有效期的药品1瓶;2.罚款人民币2万元整。

03全国严查“非法购进药品”,药店进货有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案例中的药店销售的阿胶不仅超过有效期,而且有一部分“来路不明”,无法提供相关票据材料,是该药店从“同行”零售药店中购入所得,这又涉及到另一个“合法进货”的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医疗机构未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30倍以下的罚款,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

因此,一旦涉及药店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并售卖,所罚款项都不是小数目。违法所得越多,罚的也越多。若是药店从不具有资质的个人或企业中购进药品,那么“天价”罚单随时出现;若是再叠加药店其他的违规行为,罚单将会更重。

除此之外,连锁药房的门店还需注意,根据国家药监局4月2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药品经营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公告》中有关“七统一”的相关规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应当由总部统一采购药品,统一配送至下辖连锁门店。

也就是说,连锁门店既不能从不明来源渠道中进货,也不能私自购进药品进行销售。

今年3月,按照国家药监局工作部署,各地已陆续启动了2024年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专项检查,重点打击“非法渠道进药”等违法行为。

随后,各地监管部门开始陆续落实,3月5日,吉林省药监局印发《2024年吉林省药品流通监管工作要点》,强调零售连锁总部开展跟踪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

山东省烟台市发布了《2024年烟台高新区药品零售监督检查计划》,检查对象之一便是药品零售企业(含零售连锁企业门店),而药品购进渠道就在对零售药店的重点检查目录中。

超100亿,中成药溶液剂药店大卖!13亿大品种领跑,太极、东阿阿胶、扬子江上榜TOP20

精彩内容

近期,中成药溶液剂市场捷报频传,海南森祺制药的胆木浸膏糖浆申请中药品种保护获受理,敖东药业的小儿芪楂口服液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济川药业的中药2.2类改良型新药小儿豉翘清热糖浆获批。数据显示,中成药溶液剂近年在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从TOP20来看,实体药店13亿大品种领跑,9个独家产品亮眼,太极、东阿阿胶、扬子江、济川等上榜;网上药店增速迅猛,第3个过亿单品将诞生,16个品牌暴涨翻倍。

近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溶液剂销售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综合数据库

数据显示,中成药溶液剂在近年中国零售药店(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终端市场规模快速攀升,2022年突破200亿元大关,2023年上半年创新高。城市实体药店仍然是主力销售渠道,上半年首次超过100亿元规模;网上药店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超过80%,销售额已超过2021年全年。

实体药店:13亿大品种领跑,太极、东阿阿胶、扬子江上榜

2023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溶液剂产品TOP20(单位:亿元)

来源: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产品TOP20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藿香正气口服液依然稳居“销冠”宝座,是唯一一个10亿级别的产品,急支糖浆和复方阿胶浆均凭借强劲的增速跻身前三。

9个独家产品,分别是急支糖浆(太极集团)、复方阿胶浆(东阿阿胶)、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济川药业)、肺力咳合剂(贵州健兴药业)、鸿茅药酒(内蒙古鸿茅药业)、四季抗病毒合剂(陕西海天制药)、金银花口服液(真奥金银花药业)、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黑龙江葵花药业)。

从增速来看,15款产品有双位数增速,而上述9个独家产品均在列,急支糖浆、肺力咳合剂、四季抗病毒合剂增速位居前三。

从治疗大类来看,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最多,有10个,补气补血类用药和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分别有4个、3个。

2023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溶液剂品牌TOP20(单位:亿元)

来源: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有19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从增速来看,18个为正增长,太极集团的急支糖浆增速最快,也是TOP20中唯一一个翻倍的品牌,此外,东阿阿胶的复方阿胶浆、扬子江药业集团的蓝芩口服液、济川药业集团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真奥金银花药业的金银花口服液、黑龙江葵花药业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均有双位数增速。从数量来看,太极集团和扬子江各有2个上榜。

近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藿香正气口服液在近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销售规模快速攀升,2022年突破20亿元大关后,2023年上半年继续飙升,同比增长超过80%。太极集团在2023年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中指出,公司的消化及代谢用药板块营收同比增长超过40%,主要是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增长所致。有投资者在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问及该产品的市场增长空间,太极集团表示,公司将通过全力突破主品销售,持续提升经营质效,通过打造OTC市场品牌标杆,扎实做好渠道工作,强化头部连锁合作,力抓重点连锁门店上量,积极拓展新零售业务,全面实施“带量计划”,深挖产品潜力,多端出圈加大品牌宣传,以流量带销量,做好产品策划,加大全国重点市场的销售推广力度,不断优化销售模式,力争实现藿香正气口服液的稳定增长。

网上药店:第3个过亿单品将诞生,16个品牌暴涨翻倍

2023年上半年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溶液剂产品TOP20

来源: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产品TOP20中,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有3个,藿香正气水已逼近亿元大关,有望成为第3个过亿产品。2022年,销售额过亿产品仅有复方阿胶浆和安神补脑液。此外,宣肺止嗽合剂、四季抗病毒合剂、清心安神合剂3个产品新上榜。

从增速来看,15个产品翻倍,复方阿胶浆(东阿阿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济川药业)、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宣肺止嗽合剂(甘肃普安制药)、肺力咳合剂(贵州健兴药业)、四季抗病毒合剂(陕西海天制药)、清心安神合剂(磐石巨康药业)7个均为独家产品。清心安神合剂是TOP20中增速最快的产品,暴涨56800%。

从治疗大类来看,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最多,有8个,其次是补气补血类用药,有5个。

2023年上半年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溶液剂品牌TOP20

来源: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品牌TOP20中,东阿阿胶的复方阿胶浆、敖东延边药业的安神补脑液、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位居前三。

16个品牌增速翻倍,其中东阿阿胶的复方阿胶浆、扬子江江苏龙凤堂中药的黄芪精、四川依科制药的藿香正气水、天府康达集团府庆制药的藿香正气水、甘肃普安制药的宣肺止嗽合剂、陕西海天制药的四季抗病毒合剂、通药制药集团的益气养血口服液、磐石巨康药业的清心安神合剂、云南白药集团的藿香正气水、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的楂曲平胃合剂10个品牌销售额均已超过2022年全年。

近年中国网上药店藿香正气水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GE医疗全球销售的每三台CT机,两台出自北京工厂

  作为医疗领域的代表企业,自1979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GE医疗与中国市场的合作不断深化。
 
  近日,GE医疗中国副总裁徐俊接受中新财经专访,和我们分享了GE医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30年来,GE医疗在中国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目前,在中国市场有哪些布局?
 
  “全球销售的每三台CT机两台出自北京工厂”
 
  徐俊介绍,目前,GE医疗在北京、天津、无锡、上海、成都设有五大生产基地。其中,作为影像设备制造基地的北京基地,是GE医疗在中国落成的首个生产基地,北京基地包含的航卫通用和华伦两个工厂,分别在1991年和1995年就已成立。
 
  他感慨,这30年来,GE医疗北京基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说,最开始北京基地生产的是16排CT,如今已经可以生产256排CT和分子影像产品;最开始北京基地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如今已经可以生产高级产品和全系列产品。
 
  “北京工厂对于GE医疗来说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全球销售的每三台CT机,两台出自北京工厂。”
 
  徐俊同时表示,高端分子影像设备产线在北京基地的正式落地,标志着GE医疗站上了新的里程碑。GE医疗将自身发展与中国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使北京基地的CT产品,站上了新的高度。
 
  “在中国销售的产品78%以上都是国产产品”
 
  2023年,GE医疗将企业中国的战略升级为“全面国产、无界创新、合作共赢”。GE医疗的“全面国产”和“无界创新”战略,意味着什么?
 
  “‘全面国产’是GE医疗在中国的既定战略,我们在中国销售的产品,78%以上都是国产产品,而且国产化的比率每年都在增加。”
 
  徐俊表示,GE医疗在中国的“全面国产”,不仅仅是产品的国产化,而是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到维修,全链条的“全面国产”。GE医疗在中国生产链、供应链“双链”的增强,都是以国产标杆来进行的。同时,GE医疗注重国产研发的比例,目前GE医疗在中国研发团队超过1800人。
 

国家药监局关于注销5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公告

  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根据企业申请,现注销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5个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四氢大 麻酚酸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23401453;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13400620;
 
  苯二氮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23401376;
 
  氯胺酮尿液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23401576;
 
  甲基安非他明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23401512。
 
  特此公告。
 
  国家药监局
 
  2023年5月10日

吸引外资将采取哪些措施?外资企业如有疑问在哪反映?权威回应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14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Q1

Q:《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主要有哪些特点?

A:

一是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比如,加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先行先试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建立健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便利化制度,支持以所募的境外人民币直接开展境内相关投资等。

二是提升投资经营便利化水平。比如,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高管、技术人员本人及家属提供入出境、停居留便利;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绿色通道,高效开展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开展保障经营主体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专项检查;推进标准制定、修订全过程信息公开,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依法加快办理进度等。

三是加大外商投资引导力度。比如,支持各地区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对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施配套奖励措施;支持先进制造等领域外商投资企业与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创新合作采购方式,通过首购订购等措施,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创新研发全球领先产品等。

四是强化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保障工作。比如,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鼓励各地区探索对外商投资促进部门和团队的非公务员、非事业编制岗位实行更加有效灵活的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加强外商投资促进人员配备;做好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关税减免政策提供便利

国家药监局: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美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是集液氮冷冻与射频加热于一体的多模态治疗系统,通过对目标病灶预冷冻,后续进行射频加热并对过程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加热区域与冷冻区域重合的多模态肿瘤消融,达到病灶精准治疗效果。
 
  该产品通过对消融针设计优化,有效克服气阻问题,实现高效相变换热。在消融针治疗段通过屏蔽射频干扰,实现治疗过程中肿瘤组织精准测量与实时反馈。在消融针非治疗段采用高真空工艺技术,构建超薄真空绝热层,实现射频电磁场屏蔽,在完全消融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周围组织的损伤。一体化控制系统通过对预冷冻和射频加热过程的精准控制,还可实现消融区域的可视化。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盘点:世界十大最顶尖的医疗器械制造强国

一、美国

美国是首屈一指的医疗器械制造大国。美国拥有全球最好发展医疗器械的平台和环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原创地之一及最成熟的医疗器械风投市场。美国拥有全世界闻名遐迩的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全美排名第一的医院)、拥有全球最著名的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开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ntuitive Surgical公司是纳斯达克100及标准普尔500指数组成部分。

美国器械市场很早之前就占据了全球 41% 的市场份额。美国本土主要有3个州以医疗器械著称:加利福尼亚州(美西)、明尼苏达州(美中)和马塞诸塞州(美东)。其中,明尼苏达州的支柱产业就是医疗器械,并有数以千计的医疗器械企业,拥有众多国际巨头的总部。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市场价值极高;由于美国人口老龄化,人口肥胖化趋势明显,慢性病和护理市场急剧膨胀;当地医疗保健产品的消费能力强;当地很多学术机构支撑,企业产品的创新程度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拥有世界上绝大多数顶尖医疗器械公司,比如著名的百特医疗(Baxter)、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 Coulter)、碧迪医疗器械(Becton Dickinson)、曾经收购以医用导管闻名的巴德医疗,C.R. Bard Inc.)、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 通用医疗集团(GE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强生医疗(Johnson & Johnson)、美敦力(Medtronic)、史塞克公司(Stryker Corporation)、康德乐(Cardinal Health)等。

可以说全球顶尖的医疗器械巨头中,美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占据了一半左右。根据欧盟医疗器械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欧盟、日本共占据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超八成的份额。

美国世界级医疗器械巨头如下:

1)美敦力:全球领先的美国医疗科技公司,美敦力于1957年制造出第一台便携式体外心脏起搏器,并于1960年制造出第一台可靠的可植入式心脏起搏系统。由此奠定了美敦力全球起搏技术领导者的地位。美敦力已成为世界上占领导地位的医疗技术公司,致力于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终身的治疗方案。美敦力主要产品覆盖心律失常、心衰、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置换、体外心脏支持、微创心脏手术、恶性及非恶性疼痛、运动失调、糖尿病、胃肠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脊椎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五官科手术治疗等领域。

2)美国强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强生公司生产及销售的产品涉及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材及诊断产品市场等多个领域。旗下拥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娇爽、邦迪、达克宁、泰诺等众多知名品牌。

3)雅培:雅培公司是全球医疗健康行业领导者。雅培为生命健康带来前沿科技,领先产品遍及诊断、医疗器械、营养品、药品等医疗健康领域。

4)GE医疗:GE医疗集团是通用电气公司四个业务集团之一,是医疗影像、信息技术、医疗诊断、患者检测监护、疾病研究、药物研发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5)嘉诺德:美国药械流通的三巨头之首。 …

人大代表建议牙体治疗费用纳入医保国家医保局答复

  国家医疗保障局日前在其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946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将牙体治疗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答复表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口腔种植等缺牙修复服务的费用负担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新痛点。
 
  答复称,为保障人民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缺牙修复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医保局近期梳理汇总了全国各地口腔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情况,正在抓紧研究各地价格管理方式、价格水平以及患者费用负担等相关情况。
 
  答复表示,下一步,将贯彻落实《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精神,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供的口腔种植牙服务,启动口腔种植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专项整治,加强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范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降低偏高的医疗费用负担。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