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封面:不需要休息……无情的科研机器来了,8天做了将近700个实验!

今日,《自然》封面报道了一篇引人关注的文章。来自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智能科学机器人”,能自己决定做什么实验,且能一周工作7天,周末无休……
从外观上看,这个机器人虽然没有人形,但和人类的尺寸差不多,所以能在普通的实验室里工作,使用人类科学家使用的工具。
然而和人类科学家不一样,这个机器人是个400公斤的“胖子”,且能从10个维度进行思考。此外,它也有着无尽的耐心,每天能工作21.5个小时。每天剩下的2.5个小时倒也不是它想偷懒,而是需要充电。
可能有人会说,会做实验的机器人又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的确,目前已经有很多会做实验的机器人诞生了。但这些机器人一般只固定在特定的地方,做特定的工作。而这款“智能科学机器人”,能自由在实验室里行走,做一系列不同的实验。
▲“这间实验室的实验我都承包了”(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这个机器人的“大脑”里存有一个搜索的算法,能根据上一个实验的结果,从9800多万个实验中,决定接下来要做哪些工作。
同时,它还有一只灵巧的“手”,能准确称量固体分子,调配液体试剂,给容器抽真空,进行化学催化实验,并分析研究结果等。
不知疲倦的它在8天时间里,做了688个实验,平均每小时近3.6个。不过,它的运动量似乎并不大——整个过程中,它只移动了2公里出头一点的距离。
▲动“手”操作各种实验仪器不在话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科学家们让这个机器人去寻找优化的光催化剂,用于从水中制备氢气。这个机器人找到的产物,比初始的催化剂活性要高出6倍。
利物浦大学的官方新闻说,这款机器人能在一周时间里研究约1000种不同的催化剂。这比一名4年的博士生在整个读博期间能做的测试还多。
“这将创造全新的灵活度,不但能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还能改变我们能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另一台机器,这是一位具有超能力的新成员。它解放了人类研究人员的时间,让他们能更具创造力地进行思考。”
参考资料:
[1] Burger, B., Maffettone, P.M., Gusev, V.V. et al. A mobile robotic chemist. Nature 583,

中国科学家在CNS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解读!(2020年5-7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5-7月份中国科学家们在CNS三大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1】Cell:重磅!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肺腺癌的全面蛋白质组图谱!

doi:10.1016/j.cell.2020.05.043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103名中国肺腺癌(LUAD,lung adenocarcinoma)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肺腺癌是全球所有癌症中引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与肺腺癌相关的分子特征,以及这些分子特征与患者临床预后、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之间的关联;尽管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在肺腺癌基因组学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大量的患者依然缺少靶向性的治疗手段,由于蛋白质是生物活性的“直接执行者”,对肺腺癌进行全面蛋白质组学研究或许就能填补基因组异常和致癌蛋白质功能之间的空白。

【2】Cell:中国科学家开发一种SARS-CoV-2灭活疫苗,BBIBP-CorV,动物实验显示有效的保护作用

doi:10.1016/j.cell.2020.06.008

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为防控COVID-19,迫切需要研制疫苗。揭示6月2日WHO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已经有10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1个疫苗进入3期临床,7个疫苗进入2期临床试验。

近日,来自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食品和药物监管局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Cell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他们开发的一种新型灭活候选疫苗BBIBP-CorV,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疫苗可以诱发强烈的针对SARS-CoV-2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灭活的SARS-CoV-2候选疫苗(BBIBP-CorV)的实验性生产。在动物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该疫苗在小鼠、大鼠、豚鼠、兔子和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和恒河猴)体内诱导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滴度,以提供对SARS-CoV-2的保护。

【3】Cell及其子刊新突破: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SARS-CoV-2小鼠模型

doi:10.1016/j.cell.2020.05.027 doi:10.1016/j.chom.2020.05.020

动物模型对于病毒的病理学、疫苗开发和药物筛查至关重要。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是临床前实验常用的动物模型,但是费用昂贵、使用不便、需要的设施相对复杂,这限制了这种动物模型在SARS-CoV-2中的应用。小鼠模型是一种更理想的临床前实验模型,因为其价格便宜、更容易获得,同时饲养条件简单。但是小鼠并不表达SARS-CoV-2用于进入人体细胞的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因此开发新的适用于SARS-CoV-2研究的小鼠模型有助于推动相关病毒学研究及治疗靶点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近日,在两项分别发表在Cell和Cell Host & Microb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发了可以用于SARS-CoV-2和COVID-19研究的小鼠模型,为SARS-CoV-2及COVID-19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而经济实惠的动物模型。在第一项发表在Cell(Pathogenesis of SARS-CoV-2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

Ripple20涟漪掀起“轩然大波” 行业与监管机构如何应对?

今年6月披露的Ripple20漏洞,几乎波及整个物联网:从打印机,输液泵、胰岛素泵、智能家居,到ICS工控设备……几乎全部“中招”。这样的风险不容回避,行业、医疗保健提供方、监管机构应该如何应对?
今年6月,业界知名的以色列信息安全顾问公司JSOF披露,在Treck公司开发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中,发现19个漏洞,其中4个极其重要。JSOF公司将这些漏洞称为Ripple20。由于Treck公司的产品被很多客户采用,从HP、Schneider Electric、Intel、Rockwell Automation、Caterpillar、Baxter,全球可能多达数十亿计,甚至更多的连网装置会受到波及。Treck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与日本Elmic Systems公司(后更名为Zuken Elmic)合作,由双方共同开发嵌入式TCP/IP函式库。亚洲市场由Zuken Elmic公司主导,而JSOF公司这次发现的漏洞中,有部份也存在于Zuken Elmic所出售的TCP/IP协议栈中。
知己知彼?
在医疗器械中广泛使用第三方软件,如果对这些软件了解不足,会使患者容易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的困扰。在应对COVID-19大流行的当下,这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显得更加迫切:远程医疗与远程患者监护的运用出现指数化增长,但在看到增长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相关的风险也随之上升。监管机构、业界专家警告,如果对器械中的基本组件没有清楚的了解,医院与其它医疗保健提供方就无法有效地保护器械免受攻击。但总部位于休斯敦的Velentium公司的首席安全架构师Chris Gates先生表示,很多器械生产商与用户,通常并不了解相关器械是否会受到新发现的漏洞的影响。
对这样的风险,绝不能等闲视之。上个月,研究人员从Baxter和B. Braun输液泵使用的第三方软件供应商Treck的一个使用广泛的TCP/IP函式库中发现漏洞。黑客可以通过这样的漏洞,远程控制设备、更改给药剂量。Baxter公司认为,按照FDA的网络安全保障指南,相关的漏洞属于低风险或“受控”威胁。而B. Braun公司表示,正在努力为易受攻击的源代码打补丁。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根据美国商务部国家通信与信息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A)的说法,虽然大多数设备软件(包括模块与函式库),都没有已知的Ripple20漏洞,但是某些产品附带的易受攻击或过时的组件,可能永远不会更新。
为了解决相关问题,NTIA于2018年7月就发起了一项有多个利益攸关方参与的计划,旨在通过标准化共享数据的流程,来提高跨多个行业(包括医疗技术行业)的软件组件透明度,以便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相关网络上的确切运行情况。
NTIA网络安全保障计划主任Allan Friedman博士在接受医药领域专业媒体采访时表示 “软件是由较小的软件模块构建而成的”,但是,对于供应链来讲,软件的可见性很小,从安全角度来看,这是成问题的。
在征询医疗技术行业的建议和意见后,NTIA于2019年11月发布了第一套由利益攸关方起草的文件,旨在为拟采用的软件物料清单(Software Bill of Materials,SBOM)作为初步指南,这份软件物料清单(SBOM)采用一种电子可读格式,要求提供详细描述相关器械中的第三方组件清单或“成分清单”。
Friedman博士认为:“安全保障研究最困难的部分,也是成本最高、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试图找出受影响的设备,而不论新的漏洞是什么。对于Ripple20,如果大家都拥有软件物料清单(SBOM),将会成为找出、确定风险的几个关键步骤。一旦有了这些工具,大家就可以根据确定的具体风险与暴露程度,着手做出决定。”
“颇闻棋诀在善守,心细如发才如斗”

全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发布查询路径



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

中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通报》

http://www.cdr-adr.org.cn/ylqx_1/Medical_aqjs/Medical_aqjs_xxtb/

中国-《医疗器械警戒快讯》

http://www.cdr-

adr.org.cn/ylqx_1/Medical_aqjs/Medical_aqjs_jjkx/



美国-不良事件查询数据库MAUDE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maude/search.cfm

美国-召回查询数据库Recall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RES/res.cfm

美国-按年份查询警告信(warning letter)

https://www.fda.gov/drugs/enforcement-activities-fda/warning-letters-and-notice-violation-letters-pharmaceutical-companies







英国-医疗器械警报(MHRA)

https://www.gov.uk/drug-device-alerts?keywords=&alert_type[]=devices&issued_date[from]=&issued_date[to]=







加拿大-召回和警戒

https://healthycanadians.gc.ca/recall-alert-rappel-avis/index-eng.php







澳大利亚TGA-不良事件

https://apps.tga.gov.au/prod/DEVICES/daen-entry.aspx

澳大利亚TGA-召回

http://apps.tga.gov.au/PROD/SARA/arn-entry.aspx

澳大利亚TGA-警戒

https://www.tga.gov.au/all-alerts







日本PMDA

https://www.pmda.go.jp/english/safety/info-services/devices/0002.html







德国BfArM-发布FSCAs(Field Corrective Actions)

https://www.bfarm.de/SiteGlobals/Forms/Suche/EN/kundeninfo_Filtersuche_Formular_en.html?nn=4527724



来源:CMDE

北京市卫健委:中小学生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8月17日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访谈节目,他提醒市民,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学生又迎来开学,疫情常态化防控不能放松。

新冠肺炎在院患者仅剩两例

今年1月,北京报告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雷海潮将至今7个月的疫情防控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月19日报告第1例国内输入病例并引发本地传播阶段;第二阶段是自2月29日至4月中旬境外输入病例阶段;第三阶段是自6月11日至7月6日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阶段,报告确诊病例335例。7月20日,北京市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从二级调整到三级,目前北京疫情防控整体平稳,趋势向好。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在节目连线时介绍,地坛医院收治的335例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病例已全部出院,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截至昨晚,地坛医院仅剩两例确诊病例,1例是大连疫情关联病例,1例是境外输入病例。目前,两例病例病情平稳、症状消失,等待核酸转阴之后就可出院。地坛医院门急诊工作目前全部恢复正常,内科系统住院服务已经恢复,外科系统收住院服务正在恢复中。门诊量和病人住院数目前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40%。

本市核酸检测能力迅速增强。雷海潮介绍,现在全市核酸检测机构已增至209家,单样本日检测能力超过50万份。

提醒中小学生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本周起,高校可以组织返校报到。8月底9月初,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学期开学。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疫情会不会反复?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雷海潮表示,当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处于病例动态清零的新常态。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学生也即将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更加复杂,常态化疫情防控绝不能有一点放松。

北京市每年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流感疫苗接种,雷海潮提醒中小学生家长要及时为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症状某种程度和新冠肺炎的症状是极其相似的。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一部分流感病例的发生,也有助于减轻新冠肺炎防控的压力。”

据透露,为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卫生健康部门在流感疫苗接种、医疗救治、疫情监测、联防联控等工作以及人财物方面已做好准备。雷海潮提醒市民要保持良好的卫生健康素养,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这对于防控传染病至关重要”。

增强传染病早预警早监测能力

市政协委员黄芳、李海潮昨天也做客直播间,就“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黄芳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副所长,也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亲历者。黄芳说,目前北京市有79个传染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疾控人员就像哨兵,监测系统就像“天眼”,时刻监测着城市的健康和安全;疾控人员还是工兵,要筑牢防控“工事”,织牢织密防控网络、尽可能多得建立免疫屏障,保护易感人群;一旦发生疫情,疾控人员就像尖兵一样迅速插到最前线、最危险的地方,处置疫情、控制蔓延。

黄芳表示,本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传染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增强早期预警、早期监测、早期发现的能力。“完全消除一种传染病是非常困难的,但应该有能力做到一旦发现可疑病人,一旦出现新的病原体,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鉴别、控制、隔离,将疫情消杀在萌芽状态。”黄芳说。

雷海潮表示,2008年后,北京市对传染病的防控已经提升到症状监测。此次疫情发生发展,提醒我们对疾病的发现能力还要向前提。过去一个月,多个城市发现了冷链带来的病毒传播新途径。“今后,传染病监测要从对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监测,提前到对冷链的供应链、对重点人群的监测。”雷海潮说。

福布斯中国榜:18亿美元是医疗健康50强的门槛!

18亿美元是50强的门槛

1、医械巨头创始人榜上有名

近日,福布斯中国发布医疗健康富豪榜TOP50榜,翰森制药董事会主席钟慧娟以198亿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一,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以175亿美元位列第二。

据赛柏蓝器械观察,2020中国医疗健康富豪50强总身家约为2607亿美元,门槛约为18亿美元。在年龄上50 岁以下的不到10%,其中约30位富豪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

福布斯中国表示,开年以来,诸多富豪旗下企业的股价猛增,本次榜单前10名所属企业股价均上涨30%以上。

在医疗器械领域,第2、4 位是李西廷和徐航,二人都为迈瑞医疗联合创始人。

受新冠疫情影响,在资本市场,据CV Source 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健康行业共完成了287 起融资事件。其中华大智造以10 亿美元创下了中国基因测序领域最大融资金额的记录。尽管疫情影响了IPO发审速度,但未能减弱医疗健康行业的IPO热情。

科创板、港交所、A股,今年上半年迎来不少重量级的公司挂牌。

疫情也给医疗健康行业的二级市场点了一把火,上半年多家生物医药公司股价持续上涨创历史新高,实现市值升档。例如,恒瑞医药股价创新高,市值跨入5000 亿关口。同时让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和管理团队身家上浮。(文末附今年涌现出的医药板块的新晋富豪)

2 、50强完整榜单

3、新晋富豪


来源:赛柏蓝器械,体外诊断网…

世卫:“疫苗民族主义”正在出现 疫苗价格或被推高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8月1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谭德塞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说,当前新冠疫情每月给全球经济带来3750亿美元的损失,预计未来两年,全球经济损失将累计超过12万亿美元。

谭德塞表示,许多疫苗在研发的早期阶段就失败了,当前需要众多不同技术路线的候选疫苗,以增加找到有效疫苗的几率。疫苗研发成功后,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需求迫切和供应竞争使得“疫苗民族主义”正在出现,并有推高疫苗价格的风险。这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只有全球团结起来,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加强合作才能解决疫苗供应问题。

谭德塞呼吁各国支持“获得抗击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国际合作倡议。他说,目前已有代表全球70%人口的国家签署或表达了加入“加速器”框架下“新冠疫苗全球获得机制”的意愿。

此外,就俄罗斯通过注册列入俄联邦医药名录的新冠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回应称,世卫组织正同俄罗斯方面沟通,以了解俄罗斯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等情况的更多信息。

8月13日,世卫组织发布第206号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报告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3日10时(北京时间16时),全球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76398例,全球确诊病例超2043万例,达20439814例;全球报告死亡病例超74万,达744385例,较前一日增加6933例。

从世卫组织区域看,美洲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095万,达10950220例,比前一日增加151158例;美洲地区死亡病例达398229例,比前一日增加4502例。

9地10起冻品检出新冠:为何病毒存活那么久?民众如何防护

8月14日,广东新增1例由汕尾报告的本土确诊病例,打破全省自4月30日以来“新增境内确诊病例为零”的局面,社会对此颇为关注。

这个从深圳返乡的本土病例,是否与此前深圳一份进口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有关?在进口冷冻食品中检测出新冠病毒,疫情传播风险有多高?市民群众该如何防护?

紧急通报:至少9地10起冷冻食品检出新冠病毒

广东此例本土病例41岁的女患者是深圳生鲜超市水贝店员工,8月初返回汕尾老家发病就医时检测证实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月15日,据省卫健委通报,与该病例相关,深圳、汕尾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

事实上,此前与深圳相关的新冠病毒通报是,深圳市龙岗区11日对进口冷链食品排查检测,经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发现1份从巴西进口的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为此,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近40多天,全国各地至少已有10起食品或食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进口”“冷冻食品”成为相关关键词。

如何看待突发本地病例?传染病专家:不必恐慌!

时隔3个多月,广东突然出现新冠肺炎本地病例。对此,传染病专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表示,不必过于恐慌,但他提醒,本省出现局部散发病例的风险一直存在,有可能出现小规模聚集,近期到秋冬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及时发现诊治病人

蔡卫平表示,他其实并不对此例病例感到突然,从专业角度来说,新冠肺炎疫情的中间宿主没有明确,疫情也没有结束。这也意味着出现局部散发病例的风险存在,可能出现小规模聚集。不过,无论是对本例病例还是疫情散发风险,大家不必过度恐慌。

一方面,全省发现、诊治病人很及时。广东的防控措施和排查力度一直都没松懈,比如核酸检测能力强、覆盖面广,现在疾控中心、医院、第三方等多个机构都可以检测核酸;对于密切接触者,不是测一次核酸就结束,而是集中隔离14天,一直进行核酸检测和排查,很多无症状感染者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及时发现、隔离、筛查,能采取措施快速控制疫情。”蔡卫平说。

另一方面,广东的措施可及时切断传染链。“现在进行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不算太大,也不能认为就是毒力减弱或增强。”蔡卫平指出,在前期重症、危重症患者中,老年人占比较高。因此目前全省各地重点防控养老机构,对老年人保护得比较好。在境外输入、散发病例里,还没什么症状的年轻患者被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切断传染链,降低轻症转重症概率。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疫情尚未结束,蔡卫平提醒,近期到秋冬,口罩还不能摘,特别是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室内场所;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继续保持,平时还要继续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加强自我防护的措施还包括疫苗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还在研发中,但秋季来临,我建议提前接种流感疫苗。”蔡卫平说。

一方面,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接种流感疫苗可提前做好预防。另一方面,流感的发病症状与新冠肺炎相似,突然发热、咳嗽,患者可能感到恐慌。如果不幸同时感染了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出现重症的概率会增加,因此提倡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安全防护话你知

当前,在选购和处理进口冷冻食品方面,专家提醒消费者也要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卫蓉提醒,选购冷冻食品时,要戴好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到家后,可先放入具有杀菌功能的家电内进行杀菌,或将冷冻食品用75%酒精消毒晾干后,独立封闭包装,再放入冰箱冷藏;在接触和处理完进口冷冻食品后,立即洗手消毒。

其次,在处理食物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建议,要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五个要点:

第一,食物在加工前一定要认真清洗,清洗时要防止水花飞溅;

第二,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一般烹调温度即可杀灭新冠病毒;

第三,生和熟的食品要分开;

第四,在烹调加工结束后,对台面、容器、厨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第五,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处理食物过程中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

热点追问:为什么新冠病毒,总在进口冷冻品检出?

从近日的通报案例可见,检出新冠病毒的厄瓜多尔冻白虾、巴西冻鸡翅等进口冷冻食品,其来源大多为南美洲。专家指出,这与当地疫情严重、冷冻海鲜等食品加工过程较容易受污染有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16时,南美洲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60万例,仅次于北美洲,其中厄瓜多尔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9.7万例,巴西截至当地时间8月14日,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20万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认为,冷冻海鲜产品通常储存在低温环境,而环境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所以容易在冷冻海鲜产品中或其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

冷冻食品及外包装为何有新冠病毒?

国务院发声,医院不得拖欠经销商货款

来源:赛柏蓝器械

整理:巧克力





医械人每晚做梦都是回款到了…



 1 

国务院:保障30天回款

 

 

8月6日,国务院官网发布《中小企业这笔钱,国务院说不能欠!》一文显示,当前稳住经济基本盘要着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这件事已经刻不容缓。

 

据了解,日前国务院发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下称《条例》),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文末附图文解读,以及企业规模自测方式)。

 

《条例》对付款期限作出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或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仍属于事业单位性质。

 

《条例》还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交易条件,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款项。

 

在我国械企中,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8月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8万家,相比2018年增加了1000家。其中可生产一类产品的企业8232家,可生产二类产品的企业10033家,可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1977家。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59.3万家,相比2018年增长了8.2万加,其中仅经营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34.7万家,仅经营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6.9万家,同时经营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17.7万家。

 

根据《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主营收入年平均在3000万~4000万元。

 2 

全国拖欠货款超8900亿元

 

 

今年1月17日,根据人民日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共梳理出拖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账款8900多亿元,当时已清偿6600多亿元,清偿进度约75%。

 

辛国斌称,尽管剩余的2000多亿元拖欠账款只占台账的25%,但清偿任务更加艰巨。

 

美国有反科学情绪 福奇曝:自己与家人遭“死亡威胁”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 据外媒报道,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说,他和家人收到了死亡威胁,因为人们不喜欢他就新冠肺炎所说的话。

慨叹“不可思议”

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8月5日报道称,福奇当地时间5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桑贾伊·古普塔的采访时说:“这超出我最疯狂的想象。对我和我的家人发出死亡威胁,骚扰我的女儿,以至于我不得不寻求安全保护,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他还说:“我怎么也想不到,那些反对纯粹是公共卫生原则的人竟然如此排斥这些原则,以至于他们真的向你发出威胁。”

福奇的知名度因新冠疫情而提升,他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直言不讳地描述这场大流行在美国的现状。

79岁的福奇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传染病专家之一,曾就艾滋病、埃博拉、寨卡和其他卫生危机向六位美国总统提供建议。他以直言不讳和愿意纠正总统而闻名。

至少从4月起,福奇就有一个安全小组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忧心“反科学情绪”

报道称,福奇还反思了他所说的美国一定程度上的“反科学”情绪。这种情绪使得让人们通过戴口罩等措施来减缓新冠肺炎的传播变得很困难。

他说:“这个国家有一定程度的反科学情绪,我认为这不仅与科学有关。这几乎与权威和对权威的不信任有关。”

他还说:“在某些方面,科学家因为试图提供数据而可能被奉为权威人物。排斥权威,排斥政府,就相当于排斥科学。”

报道称,特朗普一再削弱福奇,在推特上和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名白宫新冠疫情应对工作组成员提出质疑。

上周末,特朗普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段福奇在作证时解释为何美国报告的新冠病例多于欧洲国家的视频,并称之为“错误”。特朗普曾几次错误地声称,美国之所以有更多的病例,是因为它做的检测更多。

直言“美国最差”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8月5日报道,福奇博士当地时间周三表示,美国疫情的严重程度“不亚于或者超过任何国家”。在新冠危机持续之际,这一表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调门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论坛上接受记者桑贾伊·古普塔采访时,福奇说,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遭受了致命的新冠病毒的打击,但“我们,美国,受打击程度不亚于或者超过任何国家”。

这位美国顶级传染病学专家说:“如果你看看感染和死亡数字,情况真的非常令人担忧。”

当记者追问就数据而言——美国以不足世界5%的人口,拥有世界20%到25%的新冠感染和死亡病例——美国是否确实是世界上表现最差的国家时,福奇回答:“是的,我是这个意思。如果你看数字的话,是的。”他又补充说:“数据不会撒谎。”

福奇这一言论与特朗普最近谈到疫情时的调门截然相反。在当地时间5日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特朗普强调美国经济正在回升,并再次表示病毒会“消失”。在谈到美国抗击疫情的措施时,特朗普说:“我们做对了。”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