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增加1280家店!这家“狂飙”的知名连锁交出2024年成绩单

近日,达嘉维康发布2023年财报和2024年一季报。

01营收超39亿元,医药零售板块增长51.53%

财报显示,2023 年,达嘉维康实现营业收入超 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8.56%;实现净利润 0.3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31.30%

对于净利润下降的原因分析,达嘉维康在财报中表示,系支付并购企业股权转让款增加了资金成本,且并购企业尚处于交割过渡期,报告期内未完成全面交割及合并财务报表,导致相关成本费用增加;其二是公司工业板块,2023 年整合全国销售渠道,扩建销售队伍,导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增加未实现盈利所致。

长期以来,达嘉维康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等医药产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达嘉维康在全国共计开设药房 780 家,其中湖南 138 家,海南 210 家,宁夏 408 家,北京 24家,形成了以湖南为根基,向南方辐射,以收购的宁夏连锁为北方支点,向周边省份扩张,在湖南省纵向下沉发展的基础上,一体两翼,向全国发展。

此外,达嘉维康大力发展DTP专业药房,截至2023年年底,销售 DTP 品规 450

这家中药龙头开挂了!手握49个中药独家品种,38款1类新药霸屏,8款新药上市可期

精彩内容

近日,康缘药业公布2023年年报,营业收入48.68亿元,同比增长11.88%;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23.54%。其中,注射液收入大涨49.8%,颗粒剂/冲剂增长16.82%。公司坚持创新驱动,2023年研发费用7.72亿元,同比增长27.40%。目前公司拥有49个中药独家品种,31款中药新药在研,其中8款处于Ⅲ期临床及以上阶段,上市可期。

手握49个中药独家品种!注射液大涨49.8%

3月10日,康缘药业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8亿元,同比增长11.88%;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23.5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7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2.16亿元(含税)。

令人瞩目的是,康缘药业2023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红三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受此消息提振,康缘药业3月11日盘中涨停。

近五年康缘药业业绩情况(单位:亿元)

康缘药业主要产品线聚焦呼吸与感染疾病、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伤科疾病等中医优势领域,代表品种有金振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杏贝止咳颗粒、桂枝茯苓胶囊、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等。目前,公司拥有药品生产批件204个,其中有49个中药独家品种,2个中药保护品种。

康缘药业独家品种清单(含独家剂型品种)

分产品来看,2023年康缘药业注射液收入21.74亿元,同比增长49.80%,主要系核心产品热毒宁注射液销售增长带动,热毒宁注射液实现销量6076.98万支,同比增长90.93%,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实现销量1074.36万支,同比增长21.98%;非注射液产品收入26.94亿元,同比下降7.10%,其中口服液、凝胶剂分别同比下滑22.99%、26.07%,颗粒剂/冲剂则同比增长16.82%。

独家中成药热毒宁注射液是公司呼吸与感染疾病产品线的代表品种,具有清热、疏风、解毒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感冒、咳嗽。独家中成药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公司心脑血管产品线的代表品种,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轻中度脑梗死)恢复期痰淤阻络证。2023版国家医保目录中,热毒宁注射液取消“重症患者”限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纳入常规目录管理,有望进一步推动销售增长。

对于2024年经营计划,康缘药业表示,将筑牢营销发展“核动力”,聚焦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金振口服液、天舒胶囊/片、杏贝止咳颗粒五大核心产品。

研发费用大增27%!12款1类新药亮相

康缘药业始终秉承“现代中药,康缘智造”的良好愿景,坚持创新驱动,以中医药发展为主体,并积极布局化学药、生物药等领域。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6.06亿元,同比增长21.29%;2023年研发费用7.72亿元,同比增长27.40%。

康缘药业研发费用情况(单位:亿元)

作为国内中药创新龙头企业,康缘药业自2020年以来保持每年皆有中药新药获批上市的态势,累计拿下筋骨止痛凝胶、银翘清热片、散寒化湿颗粒、苓桂术甘颗粒、济川煎颗粒等5个中药新药。除了2023年底获批上市的济川煎颗粒,另外4款中药新药已先后通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2020年至今康缘药业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

在过去的2023年,康缘药业共有5款中药1类创新药栀黄贴膏、乌鳖还闺颗粒、小儿佛芍和中颗粒、小儿健脾颗粒、五味益心颗粒,两款化学药1类创新药KY0135片、KY1702胶囊,以及一款生物药1类创新药KYS202002A注射液相继申报IND并获得批准。此外,3款仿制药吡仑帕奈片、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米诺地尔搽剂获批上市。

步入2024年,康缘药业创新研发的步伐持续加快,目前已有2款中药1类创新药七味脂肝颗粒、羌芩颗粒,一款化学药1类创新药注射用AAPB,以及一款生物药1类创新药KYS202003A注射液提交临床申请。

38款1类新药霸屏!8款新药上市可期

截至目前,康缘药业已有31款中药新药处于申报临床及以上阶段,覆盖呼吸与感染疾病、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伤科疾病等中医优势领域。其中,中药1类创新药有27个,中药2类改良型新药有1个,中药3类新药有3个。

康缘药业主要在研中药新药

31款中药新药中,中药3.2类新药扶正解毒颗粒已申报NDA;中药1.1类创新药参蒲盆安颗粒、中药3.1类新药泻白颗粒和玉女煎颗粒皆处于Pre-NDA阶段;3款中药1.1类创新药苏辛通窍颗粒、六味地黄苷糖片、双鱼颗粒及一款中药2类新药热毒宁颗粒皆处于Ⅲ期临床阶段,上市可期。

康缘药业中药产品线通过“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合理布局,逐渐形成“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夯实行业龙头地位。

在化学药、生物药领域,康缘药业立足“创新为主,仿制为辅”的理念,目前已有11款1类创新药处于申报临床及以上阶段,其中DC20(治疗阿尔茨海默症)、KY0467颗粒(治疗儿童手足口病)、DC042(治疗前列腺增生)、WXSH0493片(治疗高尿酸血症)等已处于Ⅱ期临床阶段。

数据来源:数据库、公司公告

门诊统筹药店,在“两会”很吸睛

自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后,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在全国开始实行。直至今年3月,该政策已推行了一年多,也有了一些成效。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对门诊统筹的实施提出了许多建议……

01于清明:加快推进门诊统筹药店分类分级管理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就医药行业发展和民生需求问题提交了多项建议。于清明建议,加快实施药店门诊统筹,助力医保制度更好地服务百姓。

于清明表示,“2023年,我国门诊统筹医保结算金额超过2000亿元,覆盖超过40万家医药机构,但是门诊统筹资质药店的结算占比仅6%左右。这意味着处方流转到药店的比例仍低,药店承接处方流转存在‘堵点’,该项改革政策对提升参保人员用药可及性、便利性的效果尚未达到预期。”

于清明建议发挥好零售药店“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提升群众用药购药的可及性与便利性。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推进实施门诊统筹资质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将分级水平作为门诊统筹资质的遴选条件,同时加强资质药店在城市社区、街道和乡镇等的布局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资质药店经营条件、合规情况等的全过程监管,扎实推进医药分开和药店门诊统筹,保证医保基金规范安全使用。

二是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各级医保服务平台、医院HIS系统、互联网医院的互联互通,全链条打通处方流转通道,真正实现医生线上开具处方后,处方直接上传至医保服务平台,患者凭电子处方即可自行选择到医院或门诊统筹药店购药,增加群众购药的自主选择权和便利性,同时推动药品零售行业转型升级。

02李东生:全面取消基层门诊统筹起付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医疗医药资源下沉提出了具体要求。报告强调,要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提了关于全面取消基层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的建议。

他表示,近年来,随着医改逐步深化,我国已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内,全国各省市基于自身医疗水平和经济能力,设置门诊统筹报销起付线,职工和城乡居民年度门诊费用累计超过起付线门槛,则由医保基金按照规定比例报销。但全国各省市门诊起付线标准不一,从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到一、二、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从几十元到上千元逐级提高。

李东生表示,由于存在起付线门槛等问题,导致人民群众就医经济压力大,分级诊疗落地难。为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就医压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议如下:全面取消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门诊统筹报销起付线;构建就医监管机制,强化医保基金监管,防止医疗资源浪费;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水平。

逐步取消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起付线是未来的政策趋势。“我们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享受居民医保的社区老百姓生病了往往更倾向于到药店去买点药,而不会选择到社区医院或者诊所去,因为觉得‘费时费钱’,在达到基本医保报销起付线之前,参保居民到社区医院看病主要是自费,到基层社区医院就医的积极性不高。”1月13日,南通大学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月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其实,贵州、浙江、福建、河南在内的不少省份已经先行一步,取消了门诊起付线。如:贵州、河南洛阳、浙江、江苏南京等地均已有所尝试。这些地方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但也需要考虑到各地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医疗资源配置差异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03门诊统筹药店遍地开花,“处方流转”仍是焦点

据新华社消息,关于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政策实施半年后,全国门诊统筹药店覆盖25个省份,数量达14.14万家,在定点药店中的比例扩至29%,平均每省门诊统筹药店数在5500家左右。

从数量和范围上看,全国的门诊统筹药店的覆盖实施已颇有成效,基本做到了遍地开花。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6月中旬,湖北纳入统筹管理的药店最多,也是唯一过万家的省份,达10,032家。>6,000家的有2省,即江西(8,694家)、陕西(6,628家);>3,000家的有4省,即浙江(4,823家)、内蒙古(4,282家)、四川(3,616家)、江苏(3,485家);

>1,000家的有2省,即辽宁(2900家)、湖南(1416家)。

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药店数量占本省药店总数比例最高的是江西,占比62%,也是目前占比唯一过半的省份。占比>30%的有2省,即湖北(45%)、陕西(37%);占比>20%的有3省,即湖南(27%)、内蒙古(25%)、浙江(21%)。

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截至2024年1月,医保局已按规定和程序将2226家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保障范围。

在成都市的22个区(市、县)中,成华区、武侯区、金牛区、青羊区、高新区5个区经济状况良好,医保覆盖率高,门诊统筹药店数量均超过200家。其中,成华区292家,数量最多;武侯区以262家的数量次之;金牛区248家紧随其后。

另一边,大邑县、简阳市、新津区3个区(市、县)的门诊统筹药店数量较少,大邑县更是仅有4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对门诊统筹药店分布的影响。

目前,医药各界对门诊统筹药店的关注焦点集中在药店数量、分布范围、起付标准、医保限额等具体的数据上。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所述,2023年门诊统筹的医保结算金额超过2000亿元,但门诊统筹资质药店的结算占比仅6%左右。这是一个悬殊的对比,意味着处方流转到药店的比例仍低,药店承接处方流转存在‘堵点’,或许,下一步大家还应该考虑“处方如何顺利流出”的问题。

2万家门店成新目标,AI+、互联网大佬加入战局,连锁药店绽放新光芒

封印2023!六大方面统揽全局

国家集采影响逐步消化,顺利度过后疫情时代去库存冲击,医保个账改革“虚惊一场”,定点药店纳入门诊统筹逐步落地,处方外流开始见效;同时,全球资金流紧张不可避免波及行业并购扩张,电商巨头加入医药O2O抢夺线上药品消费……2023年利好与利空、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因素与不确定性交织,且把一切封藏待来年。

1、全面进入万店时代

2023年我国药店业全面进入万店时代。随着2023年9月14日一心堂官宣“直营店破万”,连锁药店“万家俱乐部”迅速扩容,老百姓、益丰、大参林、一心堂四大民营上市连锁以及高济医疗、好药师、国大药房等七家连锁门店数破万。

万家门店已经成为头部连锁的标配。这一门槛的确立,倒逼区域龙头们前仆后继,以门店扩张为首要。年内各大连锁或自建新店,或并购门店,或加盟联盟,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万店之争,扩张力度与节奏也越来越大。

并购一向是连锁规模扩张的主要模式。2023年药店最大并购案本来花落漱玉平民拟支付现金7.15亿元购买辽宁天士力100%股权、济南平嘉60%股权,两家标的均属天士力旗下的医药零售板块,合计556家门店。如并购成功,平均每家药店估值128.57万元,漱玉平民的门店总数也将达到7334家,逼近万家,可惜年底却一纸公告终止。

由于全球范围内资金流紧张,再加上漱玉平民终止并购天士力门店,2023年连锁药店业并购总额远低于2022年,但头部连锁门店扩张数却高于往年。按照头部连锁年度扩张计划,一心堂计划扩店1900家左右,老百姓计划新增门店3000家,益丰药房的野心更大,计划新增3500家。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一心堂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3065家、12993家、12350家、10008家;前三季度分别净增门店2709家、2948家、2240家、802家,增长率分别为26.16%、29.35%、22.16%、8.64%;四家民营上市连锁合计新增门店8699家,平均每天新开31.86家。

根据商务部《药品零售业“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而2022年底药品零售业连锁率只有57.8%。显然,要在两年时间里弥补12.2个百分点的差距,离不开高强度的门店并购,未来两年我国药店业并购潮只会更加凶猛,围绕万家甚至两万家的门店争夺战将继续上演,头部连锁并购头部连锁的案例或会出现。

2、加盟扩张成爆款

与前些年相比,2023年最大的变化是加盟成为扩张主要方式,其势头甚至盖过并购。除了最早把加盟作为“四驾马车模式”之一的老百姓,益丰、大参林、漱玉平民等纷纷加入,始终坚持发展直营店的一心堂也在扩张需求与资本压力下把加盟作为了公司转型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2023年2月28日在海南开启了首届加盟招商会,3月份在山西太原市迎泽区再次召开加盟招商会,7月举行加盟招商直播吸引500万人次观看,意向签约客户620家。

不止一家头部连锁提出了加盟店过万的小目标。老百姓是头部连锁中加盟业务“先行者”,也尝到了加盟的甜头。在2023年7月生态伙伴大会上,老百姓高调宣布加盟“百亿万店计划”,计划通过加盟业务重点下沉3-5级县域乡镇,未来三年实现加盟店破万家、销售额破百亿。截至2023年9月底老百姓拥有加盟门店4120家,加盟门店占总门店数31.5%;其中前9个月加盟新增门店1230家,前三季度加盟业务实现收入12.76亿,约占总收入的8%。

九州通是另一家积极推动加盟的头部企业,借助加盟模式其旗下好药师大药房成功实现逆袭,早在2023年3月好药师加盟店就超过了1.2万家,截至9月末门店总数为17272家,每个月大约增加800家。好药师的计划是到2030年加盟药店突破7万家。

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等加盟业务声势浩大,但上市连锁中加盟店占比最高的却是漱玉平民。截至2023年9月底拥有门店6778家,其中直营门店4015家、加盟店2763家,加盟店占比40.76%;前三季新增门店1322家,其中新增加盟店632家,加盟店占新增门店比例为47.81%。

区域龙头也在竭力通过加盟扩大版图,以获得更好发展空间。2023年2月16日华人健康旗下国胜大药房开启首届加盟招商会,3月14日湖北省域头部连锁宜草堂大药房召开首届直营式加盟招商会……加盟内卷可想而知。

加盟模式如此吃香有其深层原因。一是加盟对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属于轻资产运营,这在资金流紧张的当下非常重要;二是加盟不涉及股权变动,又有利于业务开展,被加盟方乐意接受;三是加盟是下沉县域乡镇市场最适合的方式,长期扎根基层的加盟商在当地具备资源优势,能更好地服务基层市场;四是随着加盟模式日益规范,其作用也得以凸显,尤其是“七统一”模式保证了加盟店的发展质量,加上管理赋能、采购赋能等形成高效协同效应,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3、门诊统筹落地利好

如果说集采对药店增利是利空,那么纳入门诊统筹就是基层药店承接处方外流的最大利好。据老百姓2023年三季报,随着门诊统筹、双通道等政策逐步落地,处方外流加速;在其网络覆盖的20个省份中,14个省份门诊统筹政策已落地,全国可刷可互门店(指可以刷统筹医保、可以用互联网处方的门店)2893家,占公司门店总数的22.14%。重要的是,已纳入门诊统筹的零售药店在客流量、销售额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且毛利率保持平稳。这让一直担心门诊统筹利空影响的业内人士吃了定心丸。

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是利好,根本原因在于处方外流新政落地。2023年初,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此后全国多地接力推进,据不完全统计,安徽、陕西、甘肃、福建、江西、湖南、黑龙江、云南、山东等省份先后试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截至2023年8月全国已有约14.1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报销服务,占全国48.4万家定点药店的29%左右,累计结算1.74亿人次69.36亿元,对连锁药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药店纳入门诊统筹,与连锁药店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是一致的。不少连锁以专业化为本,强化DTP、门慢门特、双通道等专业药房,丰富药店模式。截至2023年6月末,漱玉平民共开设80家大病定点特药药房、350余家院边店、达标药房8家;健之佳则拥有慢病门店561家、特病门店144家、双通道门店129家、门诊统筹药房188家。截至2023年9月底老百姓有门慢特门店1280家、双通道门店266家、DTP药房171家。

4、违规多发药店被罚

在快速扩张发展的同时,对药店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有很多药店因违法违规经营受到处罚甚至是极其严厉的处罚,给业内以深刻警示。

2023年经媒体公开报道的药店处罚案例中,既有无处方销售处方药、违规刷医保卡购买日用品、违法套取医保基金等老问题,也有新店开业开展买药满赠等打擦边球被约谈、夸大宣传、未经审查发布药品广告等常见性问题。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新的违法违规苗头:2023年9月,河北承德一药店部分促销药品折扣价格比不促销时还贵被举报,执法人员检查后发现该店多款商品价格有“猫腻”,被处以10万元罚款并通报。温州某药店店员非法售卖会员库大数据,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查处,所在药店因未履行数据保护义务被罚款110万元。

规范诚信经营是药店的生命线,违法违规则是高压线。基于药品经营的特殊性,监管部门现在对违法、严重违规等零容忍。湖北新发布的《湖北省GSP符合性检查管理规定》明确指出:药店不符合GSP“情节严重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证件”——实际上,GSP的条款与要求是合格药店开门营业的最基本要求,底线都达不到,实属不该。

5、短视频平台试水卖药

2023年是短视频平台直播卖药“元年”,虽然直播卖药尚未成为风口,但快手上已经有少量企业形成了交易闭环,华润三九等已开设了旗舰店。截至2023年年底,好药师大药房快手某单品销量最高达到了9.6万件。

直播卖药试水在预料之中。随着直播带货在多个领域爆火,短视频平台自然盯上了药品这块刚需“肥肉”。现阶段,抖音仅针对头部药企、头部连锁等发出定向入驻邀请,尚不接受其他商家主动申请入驻,因此只有益丰、一心堂、漱玉平民、国大药房、好药师、叮当健康等少数连锁与抖音开展合作。抖、快等短视频平台对直播卖药也持慎重态度,没有完全放开一放到底,如抖音仅对大量连锁药店开放了商品橱窗,没放开短视频或直播的内容引流。

2023年8月15日抖音发布新版《药品类目管理规范》提到,二级类目“非处方药”仅允许官方旗舰店、旗舰店和专营店在符合相应准入标准下准入,其中门槛最低的专营店要求放宽至“经营主体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且门店数量不小于20家”。从新入驻要求看,大批连锁药店符合这一条件,这意味着不久药店经营将增加新赛道,众多药店将在新领域展开厮杀,市场格局或许有望重塑。

6、电商巨头撬动即时配送

2023年10月14日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即配平台顺丰同城发布无缝对接“医药新零售+互联网医院”两大医疗消费场景的全链路医药配送解决方案,11月京东健康发起O2O买药“无门槛包邮”,超万家门店参与。

顺丰、京东是当之无愧的电商扛把子。顺丰瞄准医药新零售、互联网医院等新业态带来的需求爆发式增长,试图通过多平台全链路无缝对接方式,全面覆盖医药新零售和互联网医院两大核心医疗消费场景,实现连锁药店在外卖平台、自有平台、医药电商平台等多平台运营,做到“线上问诊+跑腿送药”、“线上复诊+药品急送”一站式服务,并承诺24小时全时段全距离覆盖。京东推出的“无门槛包邮”服务则剑指目前B2C“猫狗拼”三分天下、O2O美团一支独大的格局。

手术灯平衡臂能够支撑手术灯的原理

手术灯平衡臂能够支撑手术灯的原理主要通过利用杠杆原理和重力平衡来实现。

平衡臂通常由多个铰链连接的杆组成,每个铰链点都可以调整杆的角度。铰链点之间设置了一定的摩擦力,使得杆能够保持固定的位置和角度。

手术灯固定在平衡臂的末端,通过调整铰链点的角度和杆的长度,可以实现手术灯在三个维度上的自由移动。

平衡臂的设计考虑了手术灯和平衡臂的重量分布以及重力的作用。通过调整平衡臂的角度和杆的长度,可以将手术灯的重力和平衡臂的重力相互抵消,使得手术灯保持在需要的位置和角度而不会下滑或抬升。

通过这种重力平衡的设计原理,手术灯平衡臂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确保手术灯始终保持在术者需要的位置和角度,提供准确而充分的照明。

F2000型,承重1-6Kg,6-12Kg,12-21Kg。
77型,承重1-6Kg,6-12Kg,14-18Kg

查看更多产品>>

扫码添加微信,了解更多手术等弹簧臂产品及报价,电话咨询唐先生:15800789959…

专访国家医用耗材联采办副主任高雪:集采推动更多企业拿新注册证

近日,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开标。本次集采覆盖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相关高值医用耗材。


按集采前价格计算,此次集采产品的市场规模约155亿元。拟中选结果在当天下午产生,本次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价70%左右,其中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39亿元,运动医学类耗材平均降价74%,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67亿元。共有128家企业参与本次集采,126家拟中选,中选率98%。


新华社图


如何评价企业在第四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的表现?本次集采对国内外企业将产生哪些影响?在本次集采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这些问题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副主任高雪、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进行了专访。


谈本次集采:促进更多企业取得新注册证









NBD:您如何评价企业在集采现场的表现?


高雪:整体来说,企业还是比较积极地参与集采,而且将很多新的产品都纳入到本次集采范围,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企业是非常配合国家政策的。


NBD:本次集采涉及的品牌比较多,而且国内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是相互角力,这次集采对于双方来说意味着什么?


高雪: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可以不断提升竞争力,然后可以覆盖更多的市场范围;对于进口企业来说,也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将更多国际上出现的新产品纳入到国内市场。


NBD:本次集采对人工晶体、运动医学高值医用耗材这两个行业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高雪:我认为会不断促进行业中的企业去取得更多新的注册证。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有很多企业都是在2022年底以及2023年初才取得新的注册证。我觉得通过这次集采,会促进它们不断去研发新的产品,然后将它们投入到临床使用中。


NBD:同样是高值耗材集采,本次集采与之前的骨科集采相比,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高雪:之前在骨科集采时,关节和脊柱方面的企业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换句话说没有太多新的面孔。这次运动医学和人工晶体就不同了,有很多新企业都是刚刚拿到证书,是新面孔。


从这次的两个产品品类来看,也符合未来的趋势。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的必需品,而运动医学用于运动和劳动损伤,在当今全民健康的背景下,人们健身需求增多,也导致临床上运动医学耗材的需求增大。


谈市场影响:更有助于促进企业研发新品







NBD:人工晶体在国内目前还是一个进口产品占主导的市场格局,本次集采会对未来的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高雪:从数据来看,头几年,进口企业的确占据了较高的份额,但是如果看需求量的话,其实对国内企业产品的需求量也不弱于外资企业。比如爱博诺德,这次就有26万的需求量。可以说,国内企业的需求量是在逐年增加的。而反观进口企业,他们的需求量现在也没有达到垄断的地位。


NBD:有说法认为集采降价可能导致企业不愿意投入研发,您如何看待?


高雪:很多人认为集采降价后,导致企业可能不愿投入研发,其实这是一个悖论。只有通过价格的竞争,将一些行业内大家都能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下来,才会促使更多的企业去冲刺新产品,研发新的产品供患者使用。


我们看到,不管是国家组织的药品集采还是耗材集采,都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新品研发当中,这也表明集采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


NBD:这次在开标前,国家医用耗材联采办特地连续组织两次说明会。强调在集采产品供应中,企业是第一责任人。为什么会特意强调供应,是否意味着此前集采供应情况不理想?

中国原创大型手术设备出口泰国造福该国女性患者

  22日,一套由中国原创的大型手术设备——“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从重庆发往泰国。这套世界领先的微无创手术设备,将造福于该国女性患者。
 
  “海扶刀”开展的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将体外发射的低声强超声波聚焦于体内靶组织处,瞬间产生65℃-100℃高温,使靶组织产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整个治疗过程不开刀、不流血、无辐射,仅对病变组织进行一次性“适形”消融,可保留正常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完整。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彪教授带领海扶团队自主研发的“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获得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奖项。
 
  据了解,引进该设备的泰国兰实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该设备的引进,让泰国女性患者可以通过聚焦超声消融技术治疗良、恶性肿瘤。“感谢泰国妇产科协会及海扶医疗的大力支持。相信在多方团队的协作努力下,兰实医院利用‘海扶刀’设备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泰国兰实医院首席执行官Ronnachit Yaemsaard说。
 
  “通过‘海扶刀’设备进行无创手术,可以保护子宫、保护生育,更好地保护泰国女性的健康。”王智彪表示,微无创治疗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让创伤更小一直是每位医生追求的目标和信仰。
 
  据了解,自2002年首台设备出口到英国牛津大学起,目前“海扶刀”设备已出口30个国家和地区,治疗良、恶性肿瘤超过23万例。

群贤毕至,异彩纷呈——第十五届中国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2023年10月29日,由、体外诊断(IVD)分会和国药励展主办,快奥森多协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顺利召开,现场参会人数150余人,线上直播浏览量近2万次。本次论坛以“承卓越 · 驭变革 · 启新篇”为主题,线下和线上众多业内大咖,专业学者以及投资公司齐聚一堂,共同为新形势下IVD行业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体外诊断分会朱耀毅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分会始终致力于充当沟通IVD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桥梁的作用,今后会继续承担好这方面的职能,拿出权威翔实的行业调查报告。感谢快奥森多在本次论坛筹备期间的大力支持和付出,经历10个多月的筹备历程,相信本次内容丰富的论坛能够为与会者带来新的启示。

本届论坛主席、快奥森多大中华区林妍总裁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对各位与会专家和同道表示感谢,同时还特别向大家介绍了由奥森多医疗和快臻整合而成的QuidelOrtho的全新中文品牌名称——快奥森多。

宋海波副会长在致辞中代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和实验医学分会、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及体外诊断发展研究所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在论坛的报告环节,第一位主持人是快奥森多公共关系及市场推广经理姚苏玲女士

首先由高特佳投资副总经理于建林先生带来题为《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发展趋势和投资价值》的报告。于总指出,医疗器械所属的生物医药行业,目前处于经济周期、产业周期、政策周期和资本周期变化多重叠加的情况下,处于变革的时代。中国医疗器械的市场面临集采常态化、DRG/DIP全面推行、医疗反腐全面开展、出海浪潮、并购和开辟绿色通道等局面,未来在创新引领和国产替代方面具有广泛投资价值。

经济学人医疗中国医疗科技业务总监李原先生带来题为《体外诊断领域的挑战与新机遇》的报告。李总分析了中国IVD临床诊断市场及增长,以及IVD行业在新冠大流行后的供需变化,并结合全球经济与市场形势展望了IVD领域在未来5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建议IVD企业理解监管与公共医疗资金使用诉求,注重临床价值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保持创新、实现一体化和差异化的同时,尤其需要提供本土化的产品与服务。

第二位主持人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潘柏申教授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用评价分会会长蔡葵教授带来题为《急危重症检验设备评价建立和设备评估理念》的报告。蔡葵教授从急危重症检验设备评价建立的背景、急危重症设备评估在检验设备领域的探索和急危重症检验设备评价建立和评估的实践案例三个部分展开分享。急危重症检验目前面临着效率、质量、人员要求高和场地限制大等挑战,需要综合考量设备对安装条件、操作环境、操作人员、被检验样本,以及临床对检验准确性、TAT、成本、试剂通用性和设备故障率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急诊检验设备。对于急危重症检验设备的应用评估,需完善检验系统基本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评估,同时注重TAT、系统故障率和维保难易程度等因素。

快奥森多高级市场及销售有效性总监陈凯女士带来题为《急危重症诊疗路径及其服务体系的思考》的报告。陈凯总监指出,我国急危重症患者诊疗需求居高不下,而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等五大中心的建设为急危重症设立了规范化的诊疗路径。报告以急性胸痛、脓毒症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方案和高危产妇及新生儿的输血安全保障方案为例,介绍了快奥森多的急危重症检验和输血解决方案,以及ValuMetrix流程优化方案,还有Ortho Care整体服务与技术中心的支持作用。

下午论坛第一位主持人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部朱兆芳副主任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