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械企百强榜公布!这些国产企业上榜(附名单)

最新全球械企百强榜出炉,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格局速览。

01

全球械企TOP100出炉

4月17日,医疗器械行业网站Medical Device+Diagnostic Industry(MD+DI)发布了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企业TOP100榜单。




TOP10企业分别为:美敦力、雅培、强生、西门子医疗、BD、GE医疗、史赛克、飞利浦、嘉德诺、百特。


排名前十的器械企业年营收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美敦力以316.86亿美元年收入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雅培、强生分别位列第二、三位。




说明(一):

1.收入为医疗设备和供应部门;

2.市值是指整个公司的市值;

3.未列入主要做经销的公司。

说明(二):

1.雅培的数据仅统计医疗设备和诊断部门的销售额;

2.西门子医疗的数据仅统计医疗技术板块的销售额;

3 .Hoya(豪雅)的数据仅统计医疗保健部门的销售额;

4.Draegerwerk(德尔格)的数字仅反映了医疗部门的销售额。



TOP100榜单中,12家中国企业上榜,具体包括:


迈瑞医疗(27),九安医疗(30)、山东威高(53)、稳健医疗(61)、乐普医疗(62)、新华医疗(66)、联影医疗(68)、明德生物(70)、鱼跃医疗(81)、万孚生物(91)、振德医疗(97)、圣湘生物(98)。


(以上收入数据来源:MD+DI网站)

02

械企动向一览

美敦力



2023年2月,美敦力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月27日的这一季度,美敦力销售收入为77.27亿美元,同比增长4%,利润为12.2亿美元,同比下滑17%。据悉,美敦力前两个季度业绩收入有所下滑,下降趋势在最新季度停止。


其中,心血管业务收入27.72亿美元,增长1%,有机增长7%;医疗手术业务收入 21.37亿美元,同比下降6.7%;神经科学收入 22.48亿美元,同比增长4.9%,有机增长7%;糖尿病业务收入5.7亿美元,同比下降2%,有机增长3%。


收购动向方面,2022年,美敦力以9.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总部位于波士顿地区的私营医疗技术公司Afera,扩大了美敦力先进的心脏消融产品和配件产品组合。美敦力以交易总价逾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ntersect …

国家开会,基层器械市场新风口来了!

开年以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以及促进区域均衡布局的相关政策接连出台。组合拳下,基层医疗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01
国家政策密集发布,医疗资源下沉提速




近几日,国家层面有关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政策密集发布。


4月14日,国家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


4月13日,国家卫健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有关情况。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在会上介绍,国务院在近3个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卫生体系五年规划中都作出设置“双中心”的工作安排。截至目前,国家卫健委已按程序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此外,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医疗资源薄弱的地区分四批批复了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李大川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好双中心的设置建设工作,研究制订未来5年国家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带动优质医疗资源定向流动,推动解决区域间优质医疗资源部平衡的结构性矛盾。

4月12日,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基层、应急和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提出,2023年要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地尽快拿出具体行动方案,落实“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系统性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强队伍,积极推进乡村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


通过上述国家层面的安排部署可以看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将是2023年我国医疗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02
2023年,新增社区医院500所


县医院是县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过程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李大川在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底,87.7%的县医院达到了二级医院能力,45.6%的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能力,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未来将继续开展城乡对口支援,推动人才下沉。组织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每县每批次派驻5-7人,每人帮扶时间至少1年,鼓励表现优秀且有意愿的医疗人才延长帮扶时间或留在帮扶地工作。同时,采取“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等方式,帮助受援医院培养综合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李大川指出,力争到2025年,对于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力争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对于常驻人口不足5万人的县,力争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或者通过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托管、医联体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4月12日的电话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机构比例提高到70%以上,新增建设社区医院500所左右。各地要选建升级一批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中心卫生院能力,发挥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作用。

与此同时,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以省为单位部署开展,今年达到紧密型标准的县(市、涉农区)比例不低于60%。

03
近百亿支持专科建设

李大川表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央财政已经累计投入资金25.4亿元,在全国支持了50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已经设定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自筹资金、自主申报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达到102个。同时,各地财政也积极投入,共投入70多亿元,支持了465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10631个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重点支持各地加强心血管外科、产科、骨科、麻醉、儿科、精神、病理等群众就医需求较高的专科,补齐专科资源短板,完成预期建设任务。

同时,在项目管理方面贯彻“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的原则,具体包括:大力扶持包括传统内镜治疗、宫腹腔镜治疗、介入治疗、局部微创治疗等微创技术发展,加强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争取在再生医学、精准医疗、生物医学新技术等前沿热点领域取得突破。


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建立专病联合诊治的有效模式,推广多学科诊疗、加速康复、中西医结合等诊疗模式,争取在手术机器人、3D打印、新医学材料应用、计算机智能辅助诊疗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在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将医疗质量安全作为专科能力建设的核心,以医疗质量安全情况为循证依据,采用科学管理工具开展针对性改进。

04

严管公立医院无序扩张

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2022医疗器械统计数据公布

4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年)》。



01

产品注册

2022年,第一类医疗器械本期备案3.2万余件、期末实有14万余件,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批准12624件、期末实有87978件,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批准1844件。




02

生产、经营企业



截至2022年底,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2632家,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备案凭证20640个、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许可证14693个、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许可证2509个。



备注:许可证/备案证数量统计口径为,如果生产一类产品(仅有备案证),计入一类备案证数量;如果只生产二类(仅有许可证),计入二类许可证数量;如果只生产三类(仅有许可证),以及同时生产二三类(仅有许可证),计入三类许可证数量。


截至2022年底,仅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有801155家,仅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有88247家,同时从事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有320297家。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供贮存、配送服务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有1071家,从事体外诊断试剂(IVD)经营的企业有263712家,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有220679家。






03
监管情况


2022年,地方医疗器械抽验共计24851批次。




2022年,检查生产企业30919家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飞行检查4245家次,其中停产整改389家次。




2022年,检查经营企业、使用单位1543553家次,省级及以下组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飞行检查19669家次。

04

医疗器械标准

来源:国家药监局 整理:赛柏蓝器械

安徽:22项服务举措促医药产业发展

        4月10日,安徽省药监局推出关于持续深化“一改两为”提升工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举措,采取“实施‘药安’品质提升行动、优化审批流程、降低涉企注册收费”等22项措施,助力安徽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为药企优环境。持续开展“药企政策我来答”“药械创新我来帮”等活动,打造药监窗口“帮办服务”品牌;启动“百名专家助药企”活动,持续开展“百人访千企、纾困解难题”主题活动,积极帮扶药企解决问题。

        压缩注册检验环节。将药品注册检验(含方法学复核)的检验周期,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55个工作日,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不超过80个工作日;12月31日前,将药品再注册费、医疗器械产品变更注册费按现行收费标准80%收取,医疗器械产品延续注册费按现行收费标准50%收取。

        加强“双招双引”。在优化审批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引育生物医药、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试剂等领域企业;加快推动我省现有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实施“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工程,进一步打响“十大皖药”品牌。(见习记者 罗晓宇)

来源:安徽日报

肝功能集采有变,7家企业被取消中选资格

  2月24日,江西省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的补充公示》。
 
  根据《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JX-HC2022-01)》有关要求,现将拟中选结果进行补充公示(详见附件)。
 
  公示时间
 
  2023年2月24日至2023年2月28日。
 
  申诉方式
 
  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请于2023年2月28日17:00前(公示期内)登录江西省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子系统“耗材交易结算-业务办理管理-业务办理查询”界面,新增业务类型“耗材-肝功拟中选结果公示”,并按要求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材料。投诉材料请提供合法有效的佐证依据,逾期原则上不再受理。
 
  业务咨询电话:0791-88102300
 
  附件: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集采拟中选结果补充公示表
 
  文件显示,7个厂家40个品规的中选资格被取消,分别是:北京华宇亿康生物工、宁波天康生物、上海高踪医疗器械、上海九弗生物、长沙楚翔生物、中山标佳生物、珠海鎏联生物。
 
  取消一部分中选厂家和产品的同时,也顺位递补了一些企业

国家医保局: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3月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按照 “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通知要求,按照 “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做好脊柱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执行,参照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价格专项调整的做法,优先调整与脊柱类耗材集采相关的手术价格。适时启动人工关节集采全国统一接续。聚焦心内科、骨科重点产品,指导更多省份推进吻合器、超声刀等普外科耗材集采,继续探索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各省份至少开展1批省级耗材集采。重点指导陕西牵头开展硬脑 (脊)膜补片、疝修补耗材省际联盟采购,河南牵头开展神经外科等耗材省际联盟采购,安徽牵头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采购。

国家医保局:重点对口腔种植价格排名靠前的医疗机构开展检查

  3月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续开展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重点对区域内价格排名靠前、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医疗机构开展检查。
 
  落实口腔种植综合治理措施。落地实施种植体系统集采结果,引导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使用中选产品。四川医保局率先开展牙冠竞价挂网,其他省份及时跟进联动四川的牙冠挂网价。各省于2月底前出台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治理政策文件,于4月中旬前全面落实全流程调控目标。
 
  加强口腔种植价格监管。各地汇总梳理本区域内参与口腔种植专项治理的医疗机构名单、执行价格、联系方式等信息,4月底前在省、市医保部门官网长期公布。适时启动专项治理 “回头看”,重点对区域内价格排名靠前、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医疗机构开展检查。

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162个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告

  2023年2月,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162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20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9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22个,港澳台医疗器械产品1个(具体产品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2023年2月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序号
产品名称
注册人名称
注册证编号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
1
可扫描愈合基台
深圳市易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33170100
2
锁定型金属接骨板系统
江苏乾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33130101
3
非锁定金属接骨螺钉
江苏维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33130102
4
动脉血气针
美欧微科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33220103
5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