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年冠心病“作祟”,“中西合璧”更能有效防治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步提升,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且该病还具有极强的隐匿性,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据2022版《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患者高达1139万例,6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患病率为2.78%。那么,面对冠心病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防治,保卫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了解冠心病,以下知识点请记牢

想要科学防治冠心病,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而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各类脂质物堆积在血管中,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引起血管狭窄以及阻塞,最终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在众多冠心病患者中,老年患者多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合并症高发,导致冠心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更高。且老年冠心病发病表现并不典型,常见症状主要为胸闷、胸痛、气短、乏力,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多数病症均表现如此,这也会影响到临床医生的判断。由此可见,老年冠心病更需做好预防以及及时就诊。同时随着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攀升,如何进一步针对老年冠心病进行有效防治也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西医主张通过药物以及手术等现代医疗技术促使血管舒张使更多的血液能顺利通过,以此改善心肌供血,并以降血脂的方法阻止冠状动脉血管内的拥堵继续加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

而在中医看来,冠心病虽然表现形式多样,但老年冠心病更多为心气不足,气虚血瘀。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案更为注重身体机能整体的调理、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并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使体内阴阳恢复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活力,以此缓解老年人胸痛、胸闷的症状。

由此可见,西医更侧重于“治标”,中医更侧重于“治本”,经多方专家研究后共同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发挥各自优势与特点,将发挥出“1+1>2”的作用,更有研究表明,这一方式在理论、实践以及可操作性三大方面均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中西医联合防治更具优势,共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前文提到,西医的治疗方式颇具针对性,因此,西医这种“指哪打哪”的治疗方式也成为急危重症的不二之选。但由于西药大多数为化学成分,因此在长期、大剂量应用时,也有不少副作用以及其他问题逐渐显现,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本身身体机能已有下降,长期服用西药更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引发其他病症。

而中医虽从整体观出发治病,治疗老年冠心病时副作用相对较少且不会产生抗药性,但中药要通过调整身体的整体机能才能产生治疗作用,所以治疗时间较长。

相较于单一的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中西医相结合的优势在于二者可以协同作用,进行综合治疗,从老年冠心病的源头进行治疗,能更好的缓解老年患者胸痛、胸闷、气短、乏力的临床症状,有效防止冠心病的复发,促进患者康复。

此外,中西医协同治疗还可以通过调整老年患者身体的功能机制,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中医的辩证治疗法,改善老年患者的心肌功能,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轻患者的胸部疼痛感,预防疾病后续进展,进一步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

除了能够根治疾病、调理患者身体机能外,中西医协同治疗更能助力预防老年冠心病复发的风险。大部分老年冠心病患者会因症状不明显、早期认知不足等在患病初期未能及时防治,使得冠心病进一步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阶段或多支冠状血管病变阶段时再进行手术治疗。虽然手术能够将病情暂时稳定,但老年冠心病后期的康复治疗依然不容忽视。此时中西医二者的联合治疗更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的心肌功能康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以及冠脉血管再狭窄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优化治疗,少不了“芪参”辅助

在了解了中西医协同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主要优势后,再来带大家了解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具体治疗方案。

在西医药的选用上,通常会选择扩张冠脉的单硝酸异山梨酯。在中医药的选择方面则通常会以活血化瘀类的中药为主。据了解,汇总冠心病中医指南以及共识,各证型推荐中成药共有121种,其中活血化瘀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主要的功效类型,占全部种类的79.3%[1]。

作为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新药,芪参益气滴丸对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芪参益气滴丸是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组成的补气活血复方中药制剂,近年来,主要用于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的治疗,能够缓解老年患者胸闷气短等症状。

芪参益气滴丸中所含的黄芪,又被称为补气圣药,具有补气升阳,生津养血,行滞通痹之效。芪参益气滴丸中的另一味药材丹参更是兼具活血、补血的双重功效,可活血祛瘀,针对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均能够治疗。

此外,芪参益气滴丸含有的三七和降香更能辅助黄芪以及丹参散瘀、活血、止痛。四药合用,益气通脉,活血止痛的功效更甚,对于冠心病所表现出的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如此,芪参益气滴丸还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也可扩展应用到具有心气虚血瘀病机的心肌损伤、心力衰竭以及心梗的二级防治方面。

不难看出,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中医与西医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冠心病的预防以及自身健康管理也同样十分重要。相信随着中西医的进一步结合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安全具有疗效的治疗方案出现,助力老年患者远离冠心病的威胁。

参考资料

[1]基于指南/共识探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诊疗进展[J].尚菊菊;刘红旭;李享.北京中医药. 2023(09)

声明:本文谨供行业人士参考,消费者请参照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购买,内容的合法合规性由作者或委托发布方承担。

糖尿病的“隐形杀手”:如何用中西医双重武器守护视力健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是糖尿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是由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导致。近期,中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全国性研究数据最新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约有1950万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约380万处于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TDR)阶段。DR早期多为隐匿和无症状,如果不尽早识别并积极干预,它可以快速进展到VTDR,从而导致不可逆的视力受损。

目前,我国糖尿病人群数量居世界第一,巨大的糖尿病患者基数,意味着具有更多的DR患者。DR已成为工作年龄人群首位的致盲眼病,是正值壮年的工作年龄人群视力受损及导致低视力和失明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患者在确诊为糖尿病后10~15年发生视网膜病变。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病程的延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人数也将不断增加,因此,增加对DR的认识尤为重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表现

根据有无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软性渗出和静脉串珠以及新生血管等,DR可分为非增生型(NPDR)和增生型(PDR)两种,各三种分期(表1)。

表1 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来源:黎晓新.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基于循证医学修订》更新点.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3, 39(2):91-9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预防DR,应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DR在第一次诊断糖尿病时,就应该进行筛查,以后筛查视病情而定。

(1)1型糖尿病患者开始筛查DR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2)2型糖尿病无DR者推荐每1-2年检查一次。

(3)若已出现DR,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轻度非增生型DR患者每年检查1次;中度非增生型DR患者每3-6个月检查1次;重度非增生型DR患者及增生型DR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1次。

(4)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建议在妊娠各期和产后1年内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变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目前DR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眼底病变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抗VEGF)、玻璃体切除术等。

此外,在DR防治中,已获多项指南和共识推荐使用的复方丹参滴丸等中成药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研究显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针对DR的发病机制,增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灌注、降低血液粘度和抗血小板聚集。同时,它还能减少周细胞丧失、调节细胞因子、降低炎症反应等,从而有效促进视网膜病变的修复、提高血流速度,改善视网膜血管微循环状态及其他临床指标。

总结

在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日趋严重,其早期的隐匿性使得预防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令人鼓舞的是,中西医融合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向。尤其是复方丹参滴丸这类中成药,它可直接针对DR的关键发病机制,既能加强视网膜修复,又能改善微循环,为DR防治增添新的有力手段。

声明:本文谨供行业人士参考,消费者请参照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购买,内容的合法合规性由作者或委托发布方承担。

参考资料

1.Hou X,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工作报告会在京召开

  7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召开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工作报告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出席并讲话。
 
  会上,国家药监局南方所通报上半年网络销售监测处置情况,美团、京东、百度、拼多多、抖音、淘宝天猫、阿里健康、有赞、快手等9家平台企业汇报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工作进展情况。
 
  会议充分肯定上半年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成效,认真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下一步网售合规治理措施。徐景和强调,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平台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要求,按照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的总体部署,全力抓好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合规治理,有效保障公众用械安全和健康权益。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防控医疗器械委托生产风险隐患,强化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监管工作,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请于2023年8月20日前将有关意见反馈至电子邮箱muyubin@smda.sh.cn。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
 
  2023年7月28日
 
  附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
 
  委托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以下简称“注册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防控医疗器械委托生产风险隐患,强化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监管工作,根据相关法规规章规定,结合《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2022年第124号,以下简称《落实主体责任规定》)、《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加强医疗器械跨区域委托生产协同监管工作的意见》(药监综械管〔2022〕21号,以下简称《跨区域委托生产意见》)要求,现提出以下意见。
 
  严格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主体责任
 
  (一)全面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注册人应当建立覆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落实主体责任规定》等要求,建立健全与所生产产品特点、企业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机构,配备充足的管理人员,充分履行产品风险管理、变更控制、产品放行、售后服务、产品投诉处理、不良事件监测和产品召回等职责,全面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注册人进行委托生产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在按照《落实主体责任规定》要求进行季度调度时,应当重点分析对受托生产企业管理和定期审核情况。对于植入性医疗器械,鼓励注册人自行生产,确需进行委托生产的,注册人应当选派熟悉产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人员在委托生产活动开展期间入驻受托生产企业,对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中的产品不得委托生产。

国家药监局:静脉支架系统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了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支架系统”创新产品注册。
 
  静脉支架系统由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和输送系统组成。自膨支架由镍钛丝编织而成,具有柔顺性、抗折性和耐疲劳性。该产品带有独特的释放自补偿结构,保证在手术过程中静脉支架释放形态稳定精准;还具有可回收功能,可在静脉支架没有被完全推出输送系统的情况下,将90%支架长度重新回收至输送系统内,并重新定位释放一次,解决释放中的异常问题,提高产品安全性。
 
  该产品预期在髂股静脉内使用,用于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该产品上市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国家药监局: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机架、束流产生模块、射野成形模块、治疗床、图像引导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属国内首创,用于对人体适合接受放射治疗的实体肿瘤和病变提供图像引导下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容积调强放射治疗以及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该产品应用带导电滑环的环形机架,对于临床上较复杂的需要多弧连续治疗的患者,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该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

国家药监局通报12批次不合格医疗器械

  国家药监局网站日前发布《关于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显示,标示为郑州市中原福力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福力)、广东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九江高科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乔氏伟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京赛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生产的磁疗贴等12批次医疗器械不符合标准规定。
 
  据介绍,磁疗贴主要是利用磁场、磁力线对人体产生作用以达到治疗或缓解局部病痛的作用;远红外贴是光谱辐射治疗器械,利用光谱辐射对人体产生作用以达到治疗或缓解病痛的作用,两者均属于贴敷类医疗器械。贴敷类医疗器械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经批准的产品技术要求,不得未经批准非法添加药物。
 
  记者登录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系统查询发现,这是中原福力今年第二次因产品不合格被监管部门“点名”。今年2月2日,山西省药监局发布的《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显示,标示为中原福力生产的热敷贴(批号:20220302;型号规格:80mm*90mm/贴/袋)不符合标准规定,不合格项目为温度特性—持续时间。
 
  对抽检中发现的上述不符合标准规定产品,国家药监局已要求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等要求,及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向社会公布。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企业对抽检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品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医疗器械缺陷的严重程度确定召回级别,主动召回产品并公开召回信息;督促企业尽快查明产品不合格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整改到位。

上海发文创新药械将迎来实质性的政策推动!

  创新药械将迎来实质性的政策推动!
 
  7月28日,上海市医保局、经信委等6部门联合发文,对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将完善多元支付机制的方式优化整体政策环境,相关创新药械将在定价机制、医院准入、使用以及商业保险等方面受到支持。
 
  这份关于印发《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医保发〔2023〕2 号),包括商业保险、沪惠保、创新药械价格及医保支付等九方面的政策,并细化到28条具体措施,对创新药械的支持可谓是全方面的。
 
  九方面的重点政策措施包括:
 
  (一)多方合作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
 
  (二)数据赋能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
 
  (三)优化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提升服务满意度
 
  (四)加大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政策支持力度
 
  (五)建立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监管合作机制
 
  (六)做优做强“沪惠保”品牌
 
  (七)完善创新药械价格形成机制
 
  (八)加快创新药械临床应用
 
  (九)加大创新药械医保支付支持
 
  其中,第18、22、23、25、26 、27 、28条重申或明确对创新药械在价格形成、医院准入、医保支付、处方流转等方面的政策。虽然部分内容仍然需要明确及细化,但不管如何,能够出台具体的政策支持,对于创新药械来说都是好事。

上半年医用成像器械设备公开采购数据公布

  医用成像器械产品线包括:内窥镜、手术显微镜、超声影像诊断设备、X射线机、医用放大镜、内窥镜用有源手术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图像显示,处理,传输及打印设备、X射线影像接收处理装置、红外线乳腺诊断仪、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红外热像仪、光相干断层成像系统、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微循环显微镜。
  01医用成像器械采购额超七百亿同比增长64.20%
  据MDCLOUD(医械数据云)统计,2023年上半年医用成像器械公开采购金额七百多亿,占医疗器械全行业公开采购总额的72.18%,同比增长64.20%;医用成像器械涉及招标单位共计7138家,同比增长25.38%;涉及中标单位共计12761家,同比增长36.42%;涉及品牌数量735个,型号数量4210件,同比增速分别为18.74%和37.99%。
  02X射线机中标金额占比达42.70%
  从各产品线的中标金额排名看,2023年上半年医用成像器械下产品线排名第一的是X射线机,金额占比为42.70%;其次为磁共振成像设备,金额占比为21.78%;排名第三的是内窥镜,金额占比为15.86%。
  从X射线机细分品种来看,计算机断层摄影X射线机(CT)的中标金额最多,占比52.34%;其次是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和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占比分别为23.56%和7.61%。
  03、西门子医疗中标金额位居榜首,市场销售额占比达21.65%
  在 已披露品牌金额排行榜中,2023年上半年全球著名的跨国集团医疗企业西门子、通用电气、飞利浦占据前三的宝座。西门子医疗 (SIEMENS)排在第一位,市场销售额占比为21.65%,同比增长36.11%,主要产品线有X射线机、磁共振成像设备、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其次为通用电气(GE医疗),市场销售额占比为20.13%,同比增长52.22%,主要产品线有X射线机、磁共振成像设备、超声影像诊断设备;排名第三的是飞利浦(PHILIPS),市场销售额占比为15.66%,同比增长50.53%,主要产品线有X射线机、超声影像诊断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
  西门子医疗、飞利浦、通用电气GE等跨国医疗器械巨头仍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从型号来看,销售额排在第一位的是通用电气 GE型号为Revolution CT的X射线机;其次是西门子医疗 SIEMENS型号为MAGNETOM Vida的磁共振成像设备;排名第三的是飞利浦 PHILIPS型号为Spectral CT的X射线机。
  05、广东省采购金额排名第一,湖北同比增长162.97% 跃升至第二位
  从各省采购金额排名来看,2023年上半年医用成像器械采购金额最高的是广东省,采购金额占比为4.28%;其次是湖北省,采购金额占比为4.1%,同比增长162.97%,由去年的第九位跃升至第二位;排名第三的是河南省,采购金额占比3.43%。

黑龙江出台“一揽子”政策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近日,黑龙江省药监局出台《黑龙江省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预申报管理制度(试行)》《黑龙江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要点》《黑龙江省口腔科诊所(室)医疗器械使用质量检查要点》;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创建佳木斯“中国牙城”重点产业若干扶持政策》。“一揽子”政策的发布,旨在强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预申报管理制度(试行)》共四章十九条,强调“五个明确”和“一个有利于”。即明确工作目标、明确适用范围、明确分工和程序、明确受理和预审评时限、明确材料标准和要求;有利于注册人在等待注册检验及临床试验时对其他注册材料补正,在正式申报前做好充分准备,切实减少补正项目,缩短补正时间。
 
  《黑龙江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要点》分为《黑龙江省医疗器械零售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要点》和《黑龙江省医疗器械批发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要点》。《黑龙江省医疗器械零售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要点》包含“七查二十六看”,即查职责与制度、人员与培训、设施与设备等,看经营资质、经营场所、经营品种、采购验收销售记录、售后服务等具体内容。《黑龙江省医疗器械批发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要点》包含“七查二十八看”,与零售经营企业检查要点的区别主要在于销售、出库与运输方面,增加了对于需要进行冷藏、冷冻运输的医疗器械装箱、装车及运输的相关检查要求。
 
  《黑龙江省口腔科诊所(室)医疗器械使用质量检查要点》设有“七查二十四看”,包括查“证照”“机构职责”等,看“口腔科诊所(室)需要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记录内容及记录的保存年限”等内容。
 
  《关于创建佳木斯“中国牙城”重点产业若干扶持政策》重点围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项目等予以支持。相关政策对“口腔+”相关产业适用有效,包括相关药品医疗器械

手术灯无影灯平衡臂吊臂 / 上海·奉贤区 / 唐先生 1580078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