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开会,释放耗材集采六大重要信号
“
2022年底,通过国家组织和省级联盟采购的高值医用耗材品种达到5个以上;
种植牙地方集采联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
价格回归合理,集采不追求“最低价”,坚决反对跑步竞价;
必须确保回款……
”
2月11日上午10点,国新办召开了《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先生介绍了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的最新情况。
一同出席今天政策例行吹风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负责人周健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负责人王雪涛先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司负责人李茂忠先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又释放了哪些耗材集采重要信号!
一、2022年底,耗材集采品种达5个以上
本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现已实现冠脉球囊、人工晶体两个品种省份全覆盖。
下一步,将重点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力争到2022年底,通过国家组织和省级联盟采购,实现平均每个省覆盖高值耗材品种达到5个以上。
二、集采将成为公立医院采购基本模式
陈金甫表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集采成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基本模式。
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措施,特别是将供应、质量、信用等相关因素纳入集采规则,从体制机制上净化医药流通的生态环境,也就是根治带金销售,净化行业生态,从而激励企业通过规范竞争,促进流通行业的整治。
三、上半年推出种植牙地方联盟集采改革
针对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强调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高值医用耗材,国家医保局也给出了具体时间表。
骨科耗材的集采工作已于2021年开展,主要集中于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同年,河南联盟开展了创伤类骨科耗材的招采工作,今年进一步延伸到脊柱类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