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齐聚重庆为中国医疗装备走向世界探路
最高降幅93%,3类医用耗材开始带量采购
30个医用耗材,被5部门点名后,血透、骨科、心内、检验将迎来专项整治

国产ECMO产品瞄准全球市场亮相国际学术舞台
多地迎来“降价潮”,种牙“自由”之后牙该怎么种?
【创新周精彩回顾】中国国际医疗创新论坛(CMIF2023):洞察国际医械领域未来趋势
中国国际医疗创新论坛(CMIF2023)
当前,国内医疗器械产业与国际领先国家在产业规模、产品种类、创新水平、法规体系和医疗服务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然而,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支持,中国正逐渐缩小这些差距,并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国际医疗创新论坛(CMIF2023)一直是医疗器械领域的瞩目盛事。9月12日,CMIF2023汇聚了8位国际医疗器械创新的权威专家、法规监管机构代表以及业界领袖,共商国外市场准入变化及各热点创新产品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助力创新企业打开全球化视野。
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相关策略:
FDA法规最新趋势
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一直是国内企业进军美洲市场的准入门槛,论坛中来自美国的资深FDA专家Katherine Kumar就展开了就如何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的策略分析,她分析了FDA的相关创新产品政策趋势:
1.FDA对首次人体(FIH)研究的重大改进
当前FDA在早期可行性研究(EFS)的临床程序设计方面,之前要先对区域(可能在拉丁美洲、澳大利亚、欧洲)进行划再进行可行性研究,关键审核在美国完成,最后到上市注册;而现在早期可行性研究及关键性审核均在美国完成。早期可行性研究(EFS)在美国率先推出,并被日本采用。
2.EFS能够帮企业做什么?
EFS计划将大多数FIH研究转移到美国(甚至来自美国制造商),改变了美国首次人体研究经验; FDA使启动FIH研究变得容易和简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根据需求更容易改变设备设计。
用数据说话:医疗器械全球化趋势
国贸通大数据分析师孙姝怡在论坛中详细分析了当前医疗器械当前趋势:
1.并购整合将是未来十年 Medtech(医疗技术与器械)领域的主旋律;
2. 商业化落地已经是目前创新器械企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难题;
3.集采常态化推进已成必然,新形势下持续创新拥抱集采或激流勇退是明智选择;
4.中国 Medtech 企业的创新探索逐步进入深水区,上游亟待突破性进展;
5.Medtech 跨国公司未来十年中国业务将两极分化,要么 all in 全力以赴,要么逐步退出;
6.全球化将是中国
【创新周精彩回顾】转化医学与创新服务热点问题
中国医疗器械转化医学与创新服务论坛(TMIS2023)与9月11日在苏州启幕,吸引了众多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的热情参与。本次论坛主要以转化医学与创新服务为主,例如创新医疗器械的注册、临床前的大动物实验以及研发阶段引入全球策略为业内人士提供了独道的见解和启发。
申请成为创新医疗器械三大要素
广州九泰药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分析了申请创新医疗器械有诸多优势:企业可以获得优先办理的权利,并且有与国家药监局经常沟通交流的机会。成为创新医疗器械还可以享受豁免集采等福利政策。但是,国家对创新医疗器的工作都是提前介入,并且标准并没有降低。
广州九泰药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
申请创新医疗器械首先要拥有三项基本要素:一是,核心发明专利要新颖有创造性;二是,产品基本定型预期用途组分要非常清楚,性能指标确定有成品研究过程符合体系要求;三是,要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与已经存在的治疗方式相比有无显著改变。
未能获批创新医疗器械主要原因有四种:1.无法证明专利位产品的核心技术。2.产品工作原理不清晰,无法判断是否属于国内首创。3.缺乏基本的研究数据,产品未定型。4.临床研究缺乏对照实验,临床数据不充分。
医疗器械临床前大动物实验重要性
江苏美凤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魏旭峰博士,通过分析FDA文件为我们讲解了临床前大动物实验的规范操作。例如:FDA 建议动物研究方案遵循适用于该设备和程序的现行兽医护理标准。SD应与试验设施的兽医工作人员合作,制定预先指定的计划,以监测和管理研究每个阶段预期的不良事件等。
江苏美凤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魏旭峰博士
临床前大动物实验是医疗器械创新、设计、研发、注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保证产品临床、注册和后续市场推广的顺利推进,医疗器械的大动物实验,必须由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以与人体手术完全一致的方式,在猪、羊、猴等大动物身上进行,以对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医生操作的便捷合理性等进行有效的评价。
看得见的短板:多数大动物实验室硬件条件不足。多具有临时性、不规范、无专职人员的现象,并且无专门场所和设备(许多实验是在给人进行手术的手术室完成的)达不到动物实验的标准。
看不见的短板:大动物实验的技术和规范。大动物实验缺乏合格的研究者,实验流程和质量控制缺乏规范;动物实验模型不稳定失败率高、死亡率高;实验数据记录也不规范。
从研发阶段引入全球准入策略,
加速产品上市
海河生物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晓明强调,医疗器械产品走向应用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取得注册证,乃至在全球范围注册申报、拿证。无论对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是企业融资估值,这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此之后,企业将进入全新的、以销售为主导的商业化阶段。快速的拿证对于医疗器械产品是至关重要的。市场上的第一个创新产品并不是以谁最早开始研发定的,而是谁第一个拿证谁就是首创。
海河生物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晓明
要注重先发优势,在概念阶段就引入法规调查以及全球准入策略。如果企业在设计初期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要售卖到多少国家和地区,那么在后期就会面临很大工作量进行修修补补,甚至需要重新设计做测试。
当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拿证受阻时可以考虑曲线救国。例如美国若已经批准过相关类型的产品,那么就可以考虑先在美国FDA申请注册认证。获得FDA批准可以证实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后再用FDA的申报资料来辅助国家药监局的注册申报。很多创新项目,在中国没有已上市同类产品可参照,但是美国已有同类产品审批上市,那么就可以先在美国进行对照试验,在FDA审批后再申报国家药监局注册,创新产品就可以成为国内首创。
关于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平台的介绍
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平台,依托于和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支持,旨在整合行业生态圈,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出海一条龙服务。
关于联盟医疗器械设计代工服务平台
该平台由绍兴市越城区政府投资4500万元建设并持有’资产,委托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非盈利运营(具体签约方为浙江国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政府持有资产联盟非盈利运营的模式很好的解决委托方和受托方的互信问题,并能极大的保护代工产品的知识产权,该平台总面积一期即达到4000平米,涵盖有源、无源、体外诊断试剂等多条生产线,可满足不同产品的委托需求,平台还在杭州市设立了研发部和市场部,依托联盟及创新网团队可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产品设计、代工及延伸检验注册服务。
END
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创新周精彩回顾】医械数字化潮头展望: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
在医疗器械创新周的系列活动中,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论坛于9月11日在苏州召开。论坛上成立了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分会,并且荣幸的邀请到7位资深专家,对智能制造的最新趋势和技术,以及如何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进行分享。
智能制造
与智慧监管分会成立仪式成功举办
应多方企业需求,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分会正式成立。通过举手表决,最终选出由冠骋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浩然担任第一届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分会副理事长,由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总工程师于林当选第一届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分会秘书长。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分会正式成立后,会持续招募分会各级别会员,包括专家和企业,有意向且符合条件的欢迎前来申请。该分会的宗旨是服务和推动医疗器械行业智能制造及智慧监管的发展,并就相关工作提出建议、措施和产品行业标准,对于想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分会可以提供供应链管理与制造工艺相关的各类服务。
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总工程师于林
冠骋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浩然
冠骋信息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软件公司,该公司已服务多家大中型国内企业,并积极配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及开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及检验电子化相关的研究工作,该企业产品综合了国内外相关软件法规特点,对医疗器械生产及检验环节痛点和挑战进行有效梳理管控,企业还积极参与江苏省药监局对智慧监管方面的课题研究,以及广东省工信厅医疗器械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引文件编写工作。
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较传统监管模式优势
医疗器械企业生产传统的监管模式通常耗时较长,例如定期进行现场检查以及样品抽检等,流程不够灵活,无法及时应对市场上的新技术和创新。因此,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引入了更灵活和数字化的监管方法,以提高效率和适应性。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信息中心研究员级高工曹云博士对比分析道:智慧监管主要是针对高风险的产品进行监管,并不是像传统的监管模式那样要到现场,可以通过远程、直播等手段进行监管。这样的做法有四个好处:
1. 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
2. 数据可以得到及时的更新,在准确性和有效性方面都可以得到保证。
3. 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手段进行远程监管,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对企业段进行提醒。
4. 基于预理案的税收管理也有帮助。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信息中心研究员级高工曹云博士
UDI作为医疗器械的唯一标识,也是智慧监管内的重要手段。多数企业在智慧监管的过程中已经完成UDI赋码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刘靓老师分享了基于UDI搭建的国家医疗器械数据库平台的使用方法,通过UDI赋码产品,能够强化产品可追溯数据的透明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方便监管部门对产品进行监管和追溯。想要详细了解UDI相关的重点,可以关注医疗器械创新网线上课堂,‘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合规实施培训会‘相关内容后续会上传相关的论坛视频供大家学习。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刘靓老师
医疗器械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的必要性
国家政策层面来看:
目前,国家政策引导各行各业都在向着数字化转型。2022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提到: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记录管理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鼓励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第三章第三十三条)
企业自身情况来看: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正逐渐侵蚀制造业曾经享有的人口红利,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降本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任务。为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竞争力,以确保制造速度更加迅猛,制造的灵活性更具柔性。
冠骋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浩然与大家分享到,通过对国家药监局公布的一些飞行检查报告进行分析,其中三分之二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加以改善。
【创新周精彩回顾】三大重磅主论坛带你解析:国际最前沿技术、产业转化、出海准入
作为今年医疗器械创新周的三大重磅主论坛–中国国际医疗创新论坛(CMIF)、中国医疗器械转化医学与创新服务论坛(TMIS)、医疗器械出海实操与平台建设研讨会,在今年的创新周期间大放异彩,场场爆满,得到了现场创新企业的一致好评。
国际最前沿技术有怎样特点?如何走出国门成功进击海外市场?创新产品如何走好成果转化之路?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近三大主论坛。它们分别聚焦于国际前沿技术、创新趋势、国际法规,国内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和创新服务及全球各洲出海策略,为与会者拓展了医疗器械创新多维度视野,全面助力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01
中国国际医疗创新论坛(CMIF):
探索国际前沿创新技术
中国国际医疗创新论坛(CMIF)自2016年开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国际化交流平台,汇聚国际医疗器械创新的前沿思路,深入探讨法规监管、市场趋势和技术创新等重要议题。今年的CMIF再度如约而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医械领域专家、投资机构及各企业代表。
关注国际医疗器械创新技术
今年的CMIF聚焦于医疗器械创新技术,为与会者带来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议题。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与科学监管、数字时代国际IVD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医疗器械标准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全球贸易大数据助力医疗企业出海、日本医疗器械产业现状、再到国外医疗器械创新临床前研究考量、开放式创新赋能医疗生态圈等热点话题展开了相关演讲及讨论。
探索国际产业趋势和政策法规
CMIF不仅仅关注技术创新,还聚焦于国际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法规政策。其中来自美国的资深FDA专家Katherine Kumar展开了就如何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的策略,她从FDA的相关法规和最新趋势着手展开了相关解析。
02
转化医学与创新服务论坛(TMIS):
聚焦成果转化之路
为了深入探讨创新转化的关键环节,转化医学与创新服务论坛(TMIS 2023)于创新周期间盛大召开。这次论坛围绕着注册法规、专利知识产权、设计代工、动物实验、销售渠道建立等多个领域,帮助创新企业在成果转化的每个阶段找到解题答案。
注册法规与合规
在医疗器械领域,严格的注册法规和合规要求是创新的重要挑战之一。TMIS 2023邀请了法荟医疗科技数统和临床评价副总监于婉婷针对如何开展创新和临床评价报告撰写展开演讲,广州九泰药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就创新类医疗器械注册与临床试验要点展开解析。
专利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服务专家北京超凡知识产权黄亚茹经理分析了当前创新企业IPO前后的知识产权风险种类及应对预案,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专利战略,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规避相关风险。
设计代工与技术合作
医疗器械创新需要卓越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了医疗器械代工服务平台,平台负责人于林展开了如何保障医疗器械代工平台的公信力与安全性的详细介绍,让企业了解最新的设计代工趋势,并与具备先进设计和制造能力的伙伴建立联系,以实现创新想法的落地。
03
医疗器械出海实操与平台建设研讨会:
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思路
随着医疗器械全球化发展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想要打开国际市场,于是医疗器械出海实操与平台建设研讨会应运而生,此次论坛并非简单的出海政策解析,而是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更加针对实操性,从落地国产业政策、招商环境、当地技术要求特点等维度开展解读。论坛现场14位来自全球的各个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就全球合规的核心要点、国际合作与资源的有效对接、海外宣传的策略与渠道、新兴市场的机遇探索,以及如何利用AI技术助力医疗行业走向国际等展开探讨,深入研究了来自美洲、欧洲、亚洲、南美等全球各个区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潜在机遇。会后,出海平台将持续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创新的火花将继续点燃,详细主题演讲请关注医疗器械创新网线上课堂,订阅并查看创新周期间论坛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平台的介绍
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平台,依托于和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支持,旨在整合行业生态圈,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出海一条龙服务。